裡面的翰林大半都是在賠錢度日,若是家底殷實的還好說,若是原本就出身寒門的,那可真真要靠典當度日。
這兩年還好些,新法大行後,國庫裡總算有了能給百官支取俸祿的家底兒了。
放新法前,連京裡百官的俸祿都要拖欠,本就難熬的翰林官兒,一年到頭連肉都吃不上二回,苦不堪言,都快成了笑話……
因此王熙鳳鄙棄之。
只是,她到底奈何不得李紈。
長嫂的身份且不提,又是寡婦失業的,賈母和王夫人都不會默許她折騰李紈。
但是她奈何不得李紈,還折騰不得趙姨娘母子?
冷笑一聲後,王熙鳳將此事暗暗記在心裡,只等收拾完賈琮,回過頭來就出手對付這一對母子。
她見林之孝家的本本分分站在那,忽地心思一動,道:“你家姑娘還在墨竹院?”
林之孝家的忙道:“是,一直在那,不過也沒什麼事做,東路院那位二年來也沒怎麼回來,如今回來了也沒在墨竹院正經待過。”
王熙鳳聞言,神色一鬆,道:“既然如此倒也罷了,不過老待在那也煩人,過幾天把你丫頭調出來,到咱們這邊做事罷。
上回我瞧了回,覺得對我脾性,不是個扭捏小氣的。”
林之孝家的賠笑道:“如此才是她的福分。”
王熙鳳得意一笑,又道:“罷了,就這麼著吧,你去忙你的,我還要去老太太處看看那兩個祖宗!唉,真真是一個比一個費心!”
林之孝家的笑道:“到底是奶奶的能耐,旁人也沒這個資格。只是聽說,林姑娘似不大好了?”
王熙鳳哼了聲,道:“昨日之事,怕是襲人鬧的鬼。只是她進門就先請罪,說是因為擔憂寶玉,才心慌之下去問了林丫頭,惹出事來。雖然老太太發了怒,可念她畢竟憂主心切,也只是罵了頓罷。
回頭,太太卻選了兩件上好的衣裳讓彩霞給她送了去,還附了根好釵。”
說著,王熙鳳拍了拍前額,道:“真是頭疼死了,這一腦門子的官司,理也理不清。罷罷,不去想那麼些了,先去瞧瞧再說……
對了,你別忘了去東路院催一催,讓平兒那個小浪蹄子早點回來。
真頑野了不成?”
說罷,外面四五個媳婦丫鬟進來,服侍她洗手更衣,然後一起簇擁著往榮慶堂而去。
正這時,一抬青呢官轎速度飛快的從公侯街自東而西趕來。
轎子剛落地還未定穩當,裡面的人就急急下轎,只見一身著官袍的中年人走下來後,對著門子道:“速速帶我去見你家老爺!”
門子自然認得此人,忙上來請安:“表老爺好。”
此人正是賈家老姑奶奶之子,賈政之表兄趙智樸,如今在蘭臺寺為侍御史。
與賈政關係尚佳。
趙智樸卻沒功夫與門子說話,再急急吩咐道:“速速帶我去見你家老爺,誤了大事唯你是問!”
門子這才發現趙智樸臉色凝重中帶著急怒,不敢耽擱,忙引著趙智樸往外書房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