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今科倒是可以先入場試一試,見識一番。”
教諭點頭道:“善。”
又閒談二三言後,少年方告辭出門。
看著少年消瘦的背影消失在門前,教諭眼中閃過一抹惋惜之色。
他是知道這個監生背景的,除了是勳貴子弟外,還是當朝大司空,舊黨魁首之一工部尚書宋巖的入室弟子。
原本是極清貴的身份,前途當坦蕩無量,尤其是其本人還這般知禮勤學。
只是……
想起朝中日漸式微的舊黨,短短半年內,連續數員舊黨大將被流放出京。
使得舊黨於中樞的勢力大減,根基動搖,一時間頗有風雨飄搖之惑。
誰也不知,舊黨何時徹底衰敗下去。
這少年的前途,也就跟著蒙上了一層陰影……
若他今歲下場,於秋貢上取得佳績還好。
若是等舊黨徹底一敗塗地,日後大肆清算時,少年身上舊黨的烙印,怕會讓他一輩子都難在科舉之道再進一步。
可惜啊,這等天資……
心中一嘆後,教諭搖搖頭,回到書樓中重新查檢起書籍來……
……
“清臣啊,你怎麼又誤了時間?我不是說今日,今日誤了時間不妨事,可日後金殿傳臚時忘了時間,豈不要糟?
忘了金殿傳臚還不算太糟,可日後為官,擔著天下蒼生的氣運,若因忘了時間而誤了蒼生事,那如何不得啊!!
我為天下蒼生哭……”
出了藏書閣,一白衣儒衫的儒生,十五六的樣子,相貌“奇偉”,看著趕來的少年痛心疾首道。
這白衣儒衫少年,亦是國子監學生。
出身琅琊陳氏,名然,字子川。
其父為山東巡撫陳如安。
許是因為出身名門,又在孔聖故鄉,所以此人頗有些“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和心懷。
只是他相貌特殊,因此說這種話時,好笑氣更重……
旁邊一圓臉小眼的少年就沒那麼高深,他嘟嘟囔囔埋怨道:“小師叔真是不講理,分明約好了時間,卻又誤了過去。
這會兒也不知道表兄到底進了幾甲,我還餓著肚子……”
“子川兄,吳凡,今日是我的不是,誤了時間。等會兒去了朱雀街,我請東道為二位消怒。”
少年拱手賠禮道。
那圓臉小眼的少年,是司空府太夫人吳氏的侄孫,姓吳名凡,因還未取得功名,所以尚未取字。
而那身著月白淺青儒衫的少年,便是已在國子監讀了二年書的賈琮。
因於去歲順天府童子試中取得佳績,其師父宋巖與親長賈政相商後,賜其字“清臣”。
這是前唐顏真卿曾用過的表字。
為賈琮取此字,除卻因為他同樣工於書法外,更重要的,是宋巖和賈政希望賈琮能像顏魯公那般忠正剛直。
宋巖曾與賈琮言,每見文忠公之字帖,都彷彿見其於萬千叛軍中,痛罵李希烈之剛烈風骨。
不過吳氏卻曾悄悄對賈琮說過,宋巖和賈政之所以給他起這樣一個表字,也是希望用顏魯公之剛正烈氣,緩一緩賈琮愈發清秀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