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若真能給他二十年,憑著前世一些前知的知識,他自信是能闖出一片天地的。
可關鍵是,他沒有二十年可熬啊。
三春去後諸芳盡,縱然這三春指的不是三年,可留給賈琮的時間,也絕超不過十年。
十年……他能不能考中進士都是一回事。
因此,賈家,才是最適合他起步的平臺。
而想要讓賈家真正成為賈琮能夠借力的平臺,今日賈政安排賈璉送來的書和筆墨紙張,就是他的通天之梯。
讀書科舉,從來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整個賈府,他最有可能取得聯絡上,進而改善處境的,只有那位好文且位重的賈政。
唯有真正取得賈政的關注乃至青睞,賈琮才能真正的改善處境。
而想要做到這一步,就只有讀好書,待下一次見面時,進一步留下好印象。
本來以賈琮的處境,想弄到這些書,極難。
更難的,是讀書的資格。
這個資格,之前已經被賈赦給廢黜了。
如今託賈政之助,才失而復得,重新獲得了進學的名義。
既然有了新的起點,那麼,就從今夜起始吧。
他的時間已經很不寬裕了。
賈琮將賈璉送來的書箱開啟,一一整理妥當後,再次封好,全部擺放在床下。
之所以這樣擺放,是為了防範耳房漏雨時被打溼。
將書箱擺放妥當,賈琮拿出一本《大學》,點了吳登新遣人送來的蠟,默讀起來。
之前的一年裡,雖然塾掌教的淺,但賈琮已將《蒙童訓》、《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並《幼學瓊林》《增廣賢文》等開蒙蒙學背熟吃透。
其實這幾本啟蒙書,加起來也不過萬把字。
若只要求背熟,連半個月都用不上。
但真學起來才會發現,要學的豈止是這萬把字。
內中典故細講起來,非數月之功難盡,這還是賈琮借用前世學習方法之利。
再加上書法及繁體之難,也耗費了數月之時,使得賈琮乃至今日,方讀《大學》。
說起來,只耗費這麼短時間就掌握書法,還是託了賈琮前世酷愛書法之福。
當初他本是打算靠懸筆來鍛鍊雙手的穩定,以便更好抓穩手術刀。
只沒想到,甫一接觸,賈琮就發現他對書法極為喜歡,甚至有一段時間到了痴迷的程度。
前世書法已然沒甚大用,只能當個愛好。
然而到了這個世界,書法卻幾乎成了一種根本,讀書人的根本。
若無前世之根底,怕只書法一項,就要耗費數年來磨鍊。
當真世事無常,福禍相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