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今壽至,龍馭賓天。皇長子榮熙著繼登基,即皇帝位,攝政王代為掌理登基大典,善教我兒直至親政。文武百官、天下百姓同遵此詔。欽此!”
總管太監宣讀完遺詔之後,諸位大臣跪地皆知:“臣等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段時日攝政王把持朝政,而皇上唯一接見之人只有攝政王一人,他們便也早早地想到了今日的到來。
然而大多數大臣接受,卻不代表所有大臣都接受這封遺詔。
“溫尚書,你為何不接旨?”就見滿朝文武之中,那唯一站著的溫尚書顯得格外地鶴立雞群,“難道你是要抗旨不遵嗎?”
“哼。”被蓋了一道:“此遺詔根本就是假的,我為何要遵?”
“此遺詔是皇上親筆所書,更蓋有國璽之印,如何會是假的?”總管太監聞言眸光一閃,但是依舊表現得坦蕩蕩的,“諸位大臣若是不信,大可前來檢驗,畢竟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總管太監說的是當日那冊封袁崇安為攝政王的聖旨,當時也被懷疑真假,然而那日檢驗後,聖旨確實是真的,如今今日這道遺詔恐怕也是真的。
“溫尚書心細如發也實屬正常,而眾位同僚若是也同樣懷疑遺詔的真假,大可上前檢驗。”這時就見袁崇安從地上起身,然後面向眾人說道:“我袁崇安一向忠心耿耿,皇上信任我,將皇長子交予我,我事必躬親。只是如今既然被懷疑了,我問心無愧,便也不懼檢驗。”
“皇上信任攝政王,故而才下發了這個遺詔。如今中楚皇室之中能繼承皇位的便也只有皇長子一人,哪裡有不對的地方?”這時候禮部尚書也起身說話,“我看是你溫勇有大逆不道之心,這才說此大逆不道的話。”
“我是不是大逆不道,還請各位同僚檢驗過聖旨之後才知道。”溫勇掃視眾人一圈,“還是你們一個個都被收買了,不敢站出來說話了?”
“如何不敢?”還當真有人被激便站出來,而這人正是當日提出檢驗那道封袁崇安為攝政王的聖旨的那人。
此人名為高景林,新任三品大理寺卿,為人正直,不畏強權。而與之同流的也不在少數,他一說話,便也先後有人站出來。
“既然還有這麼多大人不相信本王,那麼也煩請大家好好檢驗一番才是。若是檢驗過後,這聖旨是真,還請各位能給本王一個交代。”袁崇安倒是沒想到還真的有人站出來,這段時日他把持朝政,將礙眼之人一個個掃除,卻不想還有漏網之魚。
當日留下這高景林,為的便是他為人正直的名聲,他若相信,滿朝文武便也信了大半,卻不想在今日還要被懷疑一次。袁崇安心中冷哼一聲,他當然不怕這聖旨會被檢驗出是假的,不過看來這些人一個個都留不得了,不管是這高景林,還是溫勇老匹夫……
袁崇安話落,那總管太監便也從高臺之上下來,然後將手中的遺詔遞給高景林,“大人,可是要好好檢驗一番,奴才是皇上的近侍,這道聖旨是奴才從皇上手中親自拿出來,如今被懷疑真假,便也是懷疑奴才。奴才雖然只是一個奴才,但也是愛惜名聲的。”
“若是真的,我高景林必然給公公一個交代。”溫勇忠君,但他也不會忘了溫勇也是唯一一個和瑞王有過交情之人。若說這中楚上下他唯一敬佩之人那絕對只會是瑞王,而他也絕對深信瑞王看人的眼光。所以溫勇提出質疑,他便站了出來,“還有攝政王。”
高景林話落,便接過聖旨,然後低頭細細檢視,然而這一檢視,他面色微僵地看了溫勇的方向一眼,難道真的是溫勇胡亂說的不成?
“高大人,如何?”總管太監再次出聲,神態之中帶著自信滿滿的得意,“可是能還奴才一個清白?”
“讓我也看看。”這時候高景林身後其他人也紛紛出聲。
然而他們檢驗之中,面色也和高景林一樣,只因為他們檢驗的結果是這遺詔確實是真的。
“是真的。”高景林看著溫勇,艱難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