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嚴格按照給自己定下的行事準則做事:
做自己該做的事而不是做自己願意做的事;
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發呆、胡思幻想、沒必要的休息、嫉妒羨慕別人所用的時間都用在做該做的事兒上。
在被囚禁的這段時間,他逼著自己真的做到了!
有時候,秦川自己也因為能不斷地鍛煉、提高自己的自我調控能力,有點兒小自豪。
在安龍療養院的前些日子裡,秦川是比較隨意的自學。
十多天後,卻發現學習效率和速度都不理想。
於是,他結合療養院的固定活動安排,為自己制定了嚴密的作息時間表;
仿照學校裡的課程表和授課進度,制定了自己的課程表和學習進度表;
針對具體知識的學習過程創造出:認真研讀、仔細思考、例題開悟、查漏補缺揪謬誤、整理回顧、配套習題檢驗鞏固、及時複習、定期回顧……這樣一套相當完善的自學套路。
在一遍又一遍默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情況下,終於嚴格執行了下來。
秦川“出獄”時,已經完成了這個學期全部課程的自學,只有個別的知識點存在疑問和理解不透的情況。
每個學科都仔細研讀爸爸給他買的教輔資料,也做完了裡面的所有例題、習題。
不過秦川知道:在療養院畢竟是自己一個人學習,在不與其他同學交流比照的情況下,自己的學業水平達到什麼層次,自己在心裡面的估計未必準確。
所以,他在心中有些小自豪的同時又有些沒底。
害怕自己的自學,是“閉門造車”。
今天,那麼爽利的接手幾個同學送過來的教輔資料,就是要把這些資料當做自己的試金石,來檢驗自己自學的成果,是否經得起推敲。
秦川極度珍惜時間。
所以做事很麻利,很少出現拖泥帶水的情況,這也是他有意識努力去那樣做的。
秦川身上的好習慣,都是他自己努力養成的!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吾日三省吾身……
這些名言警句在秦川這裡,不只是弄懂意思、背誦下來就算完事兒。
秦川更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身體力行!
秦川做題很快,尤其是自己會做的題目。
一晚上,他就差不多把十幾本資料都做了將近一週的進度,總共超過了上百頁。
當然有些難題和不會的沒寫,也沒過多的去思考耽誤時間,這樣的題目幾本資料加在一起也只有七八個)就算這樣也用了五個多小時也就是三百多分鐘的時間。
之後,他開始研究那七八道題,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才算徹底弄明白。
這些疑難問題的答案,心思靈巧的秦川,沒有寫在資料上,他不想讓自己顯得驚世駭俗,尤其是當前這個敏感的時刻。
在自己沒有能力自保的時候,韜光養晦才是生存之道!
半夜十二點多的時候,媽媽提醒他睡覺,秦川才發覺已經這麼晚了。他已經有好幾年,不需要父母提醒他學習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