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列印好的産品,不需要進行組裝,也不需要任何一顆鉚釘,並且還有擁有模組化拆卸維修的功能,從産品的結構強度到穩定性,都超過當今主流的製造技術。”
聽到黃文康的話,眾人的臉上的明顯露出些許的懷疑之色,並不是他們不願意相信親眼看到的事實,而是黃文康說的這種技術,對他們來說,依然是屬於一種匪夷所思的技術,也可以稱之為黑科技。
“那也就是說,這個原料池內,有各種不同物質混合在一起,可以列印出合金和線路這種截然不同的東西,那這些材料又是怎麼製作的?”貝佐斯提出了疑問。
也不愧是當今的全球頂級富豪,貝佐斯的這個問題,直指這個技術的核心。
3d鐳射塑體成型科技,說起來並不什麼遙不可及的技術,很多研發3d列印技術的科技公司,也都可以做出這種技術,並且在早幾年就有可以投入使用的類似産品。
而3d列印技術真正的難題核心,是材料技術,如果地球上的物質都可以透過3d列印來變成成品,這種才是最關鍵。
很顯然,未來科技集團必然掌握令人難以想象的材料技術,否則根本無法完成這樣的製作過程。
“貝佐斯先生,您說出了問題的關鍵,這也涉及到我們集團最核心的機密之一,因此請原諒我無法像諸位解釋。”樊奕澤很坦然的說道。
別說樊奕澤不能告訴他們,就算可以告訴他們,難道告訴他們,我有基地的黑科技,有礦石精煉廠,能夠分解所有的物質,然後進行重組,變成産品。
因此這種問題,無法解釋,也不能解釋。
而在場的每一個人,也自然都知道,一個企業的生命就是機密科技。
當然,他們也都清楚,既然邀請自己等人來觀看,必然也會有下文。
理解,也就不再出聲,眾人也只是注視著,眼前這枚龐大的運載火箭,一點點的變成了産品。
巨大的運載火箭,一點點的展示在眾人的面前,百米長的原料池之中,運載火箭巨大的直徑一點點延伸出去。
當整個九十五米長的運載火箭本體,完整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時候,巨大的身軀,讓所有人都深深的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最讓人震撼的是,眾人都是從一點點看到龐大的運載火箭,在面前出現。
而關注時間的馬斯克,在看到整個運載火箭的列印時間後,感慨道:“如此龐大的一枚運載火箭,整個製造過程居然只需要不到半個小時,實在是太驚人了。”
聽到馬斯克的話,眾人也才驚覺,時間才過去了半個小時。
一枚運載火箭的製造時間,還是尺寸都只是比全球最大運載火箭“土星五號”小一點,只需要半個小時。
這種事情,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而且要不是他們親眼看到,也難以想象,人類的製造業,居然已經發展到這樣的高度。
黃文康趁熱打鐵說道:“這枚火箭,接下來將會被運送到發射場,連線裝有衛星的空間艙,注入發射燃料,就能夠隨時進行發射,且在將空間艙送入軌道之後,火箭半身也能夠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