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後方大量的火炮部隊和補給,作戰部隊基本上全都走在了隊伍的前方,大量的卡車和步兵混合在一起,行軍的寬度也有兩公裡多。
行走在馬路上的汽車,走在荒野草地上的步兵,組成了壯觀的行軍佇列。
此次反攻的蘇聯軍隊,很多都是從西線戰場上過來的精銳部隊,隊伍井然有序,紀律是其他蘇聯軍隊難以媲美的。
而第三戰區等的就是這個機會,等著敵人大規模的出動,而不是集結在有大量平民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城內。
此次第三戰區的超縱深閃擊戰,從一開始就考慮到了蘇聯人反攻的可能性,為此在最高統帥部的授權之下,制定了一套專門用以危險時候採取的毀滅戰術。
這個計劃制定完成,還在倫敦的樊奕澤考慮再三之後,也隨即同意了。
不過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嚴禁在有平民的城市地區使用。
這個要求,只針對在歐洲大陸之上。
樊奕澤並不想濫用核武器,歐洲的局勢最近也是風雲變幻。
蘇聯展開了對德國瘋狂的思維攻勢,提醒德國人最應該小心的是已經佔據大半個世界的紅警帝國。
當德國人回望紅警帝國此刻所控制的地盤之後,也多少警惕起這個合作夥伴。
德國人放棄了在東部的軍事行動,開始全面休整部隊,補充兵員,補充作戰物資。
而蘇聯人也得以鬆了一口氣,調集了一部分西線的部隊到東線。
德國人的這種行為,不管德國本身的目的如何,都算是將紅警帝國出賣了。
樊奕澤並沒有因此怨恨德國,因為每一個國家的利益和選擇,都是立足於自身的環境下,別說德國選擇了休整部隊,就算德國反過來與蘇聯聯手對付自己,樊奕澤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所有的盟友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上,當初德國之所以希望紅警帝國在遠東牽制蘇聯,也不過是為了本國的利益。
然而當德國人發現,紅警帝國的強大讓蘇聯根本沒有招架的能力時,德國人內心的小算盤一下就打了起來。
而且一直以來,德國都希望紅警帝國能夠加入軸心國陣營,但是很遺憾,紅警帝國一直都沒有答應。
這自然也讓德國人多少有些想法,有些懷疑只要稍微放大,就能夠造成改變歷史程序的後果。
德國人發現,自己也不願意麵對紅警帝國的正面兵鋒,但是德國又不能對紅警帝國主動開戰,那幹脆就選擇一個可接受的結果。
保留蘇聯,讓蘇聯成為隔在兩個國家之間的緩沖區,讓雙方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
而樊奕澤自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既然德國人在整頓部隊,樊奕澤也自然要在德國人做出下一步反應之前,直接跟德國人在莫斯科會師,看看到時候德國人有什麼反應。
所以他便需要第三戰區加快自己的進攻蘇聯,讓德國人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