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廣褒的東西伯利亞平原上,乘坐在空中指揮飛機上的詹富淳,看著下面蔚為壯觀的兵團前進畫面,心中忍不住感慨,西伯利亞的土地太寬廣了。
放在太平洋戰場上,數百輛坦克在一起,已經很了不起了,那場面,絕對十分的震撼。
就算是在澳大利亞背部城市之中,一個重灌師行動起來的畫面,也頗為震撼。
可是在西伯利亞,別說是一個重灌師了,就算是第三戰區的所有坦克和車輛一起行動,五十萬大軍一起動起來,依然填不滿這片無垠的土地。
主要是這裡太荒蕪了,大部分的地方都沒有人員,天地彷彿拉得很遠。
在這片一望無際的平原上,部隊在天空之中變得渺小,開闊的道路,彷彿一旦散開就很難找得到。
第三戰區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完成了對烏蘇裡斯克的攻佔,也順利佔領了海參崴,便第一時間揮軍北上。
奔向了伯力和共青城。
趕路一直都是很苦惱的事情,好在不需要士兵徒步前進,所有計程車兵全都搭乘卡車和裝甲車前進,速度極快。
從烏蘇裡斯克出發,到伯力有六百公裡的直線,到共青城有八百公裡的直線距離。
行軍路線,到伯力需要走八百多公裡,到共青城也需要走一千一百多公裡。
沿途,所有的蘇聯軍隊全都撤離到伯力和共青城,赫魯曉夫及時抵達共青城,並在第二天主持視察了伯力的防禦前線。
這兩座城市,赫魯曉夫都無法放棄,否則迎接他的將會是斯大林派過來的行刑團隊、
丟失了這兩座城市,意味著戰場將覆蓋到中西伯利亞地區,紅警帝國的轟炸機,也會直接威脅到西線戰場。
蘇聯的工業和戰場原材料,也將難以繼續維持戰場的需求。
兩座城市的防禦,直接關繫到此次戰爭,蘇聯勝敗的關鍵。
失敗,蘇聯將會被德國和紅警帝國瓜分,維持不勝不敗的局面,多少能夠堅持。
如果可以打贏其中一方,蘇聯還有機會贏得戰爭。
如此關鍵的要地,赫魯曉夫又豈能放棄。
沒有選擇的蘇聯人,只能派遣更多的軍隊,進行防禦。
而第三戰區,也集中所有的兵力,朝著伯力和共青城靠近。
後續佔領區,全都由衛戍部隊和後勤部隊管理,紅警兵團一線作戰部隊,不是衛戍地方,主要執行便是作戰,在衛戍部隊接替之後,就會解放全部的力量,前往新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