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道:“春餅薄、透、光,既柔軟又有勁道,能做到卷什麼都不會破皮,為上等。若還能做到透過皮看得到裡面紅的、白的、綠的,為特等。”
劉啟:“這就是特等?”
“這是特特等,”阿嬌小臉一抬,驕傲道:“裡頭卷的菜,每一樣都是精心製成,和春餅最配,保證美味。”
這是無可辯駁的。
因為真的很好吃,還很有趣,叫人吃得舒心,所以劉啟用膳時,並不吝嗇誇她。吃完之後,食案剛撤下去,便嘆息道:“那本冊子裡真的只有食方嗎?要是有仙丹妙術多好,吃喝本不用講究,對付一口得了。”
阿嬌:“這就是外祖母曾講過的故事——過河拆橋,對吧?”
劉啟瞪她。
阿嬌會怕嗎?她哼哼一聲,隨手把牛皮小冊翻開。
劉啟是真的很失望。
阿嬌縱然能在冊中看到把儉樸的食物做得美味的辦法……對的,他覺得午膳的一大桌很儉樸,食案幾乎擺不下的菜餚,一點都不奢靡。因為阿嬌不是要殺牛、宰羊,沒有用山珍、沒有吃海味,亦沒有價值千金的野物做羹湯。一餐所花,遠遠低於少府劃撥的皇帝膳食的份額,卻讓劉啟吃得比用滿桌珍味更舒坦。
……但他也是真願意用口腹之慾換更有用之物。
這就像他坐擁天下亦不會廣招美女進宮一個道理,個人享受,一定是在國家之後的。
“咦!”
阿嬌疑惑出聲,有些懵地翻動小冊。
劉啟:“怎麼啦?”
阿嬌一臉迷茫:“小冊上的內容變了……”
劉啟接過來一看,也微微發愣。他多次翻閱過冊子,雖然上面的字都不認識,但對文字的排列順序是有些印象的。特別是前幾頁,阿嬌特地念過,他翻得很熟。
真的,內容全變了。
劉啟問:“這些還是食方嗎?”
“不是,是農……”阿嬌本想說農經,想到自己沒看過農事方面的書籍,最後決定通俗一些進行描述:“好像是教種田的。”
劉啟沉默半晌道:“你想去甘泉宮玩耍嗎?”
那有什麼好玩的!!!避暑之地,又不能貓冬。
阿嬌:“……甘泉宮的雪更大吧。”
然而,劉啟已經決定了。他留下口信給竇太後,便帶著阿嬌前往甘泉宮。
神仙殿裡的人好像知道有客要來一樣,殿門大敞著。熱飲備好,敖神官帶著弟子,身穿單衣在殿外相迎。
雪太大,劉啟揮退左右,抱著阿嬌自長達百米的尾道逐步上行,走到敖神官面前。還沒說話,敖神官便道:“拿匣子來。”
小童開啟手裡捧的匣子,裡面裝著一粒粒的種子。
“這些都是如今沒有之物,猶如土豆……”
土豆高産,劉啟眼睛一亮。
敖神官繼續道:“它們都是祖師留下來的。我等試過很多次,都不能令任何一枚種子發芽。翁主福澤深厚,或可一試。”
劉啟看向阿嬌。
阿嬌滿頭問號:我不會種地啊……再說,這都多少年前的種子啦?都風幹了吧。她嬰兒時期就想過,未來得漸漸展露出一些發明家的天賦。她依稀記得操縱靈活、節省畜力的先進工具曲轅犁的大致模樣,還知道取水灌田的筒車的結構。
這些生産工具對農業的發展有極高的價值,件件利國利民。若能辦得好,還愁婚事不能自主嗎?且一生受用,嫁給誰都不擔心受欺負。
敖神官橫插一槓……
往好處想,現在至少不用思考怎麼才能不引人懷疑的展露出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