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三穿陳阿嬌 > 第1章 鹿肉丸子

第1章 鹿肉丸子 (第3/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邪君的第一寵妃 南城亡事 從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綜漫]Mafia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九吃回頭草 被偏執男主盯上後 鬼殺隊團寵是鋼鐵直女噠 探花 朱家小聖人 我為紅樓來 被棄後,我入寒門科舉成狀元 不好,小姐又被退婚啦![快穿] 全家流放,我靠空間買下半壁江山 關山一程 十八線女配穿進後宮演頂流 和冷酷劍修炒CP 四爺的外室不好當(清穿) 天煞孤星重生後,傍了妖王當奶爸 快穿:為保孟婆編制,冥王吻哭我 快穿:大佬她又雙叒叕演上了

可阿嬌註定無子。很多不孕症即使現代醫學也無法治癒,更別提條件落後的古代,她從成親第二年開始暗中尋找醫者,以求助孕之法。從此日日不落的喝藥,各種偏方試過不知多少,以至於體內藥毒囤積,胃口敗壞,年紀輕輕就有不足之態,卻一直未曾有孕。

這從根本上,已然斷絕走政治路線的可能。

至於帝王之愛……兩個人最要好的時候是少年少女時期,相處很是甜蜜,活似現代早戀的小同學。一個眼神都是絲絲縷縷的情愫,一個笑容能品味出酸甜羞惱。

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

阿嬌丟掉愛情的濾鏡,發現成親不久之後,劉徹對自己的愛就消失了。一部分原因為性格不合:阿嬌得承認,少女時期的自己驕橫霸道,不好相處,偏偏劉徹也不遑多讓。一個是驕傲的神鳥,時時刻刻不忘展示漂亮的羽毛;一個自詡養鳥之人,管教著鳥兒,但凡鳥兒敢反抗便以拔下對方的羽毛為樂。

另一部分的原因便是政治立場:劉徹能當上太子,多虧阿嬌的母親館陶長公主出力,又有恩情又是長輩,頃刻間化作女婿兼侄子的劉徹頭頂第二座大山。

兩座大山為親生的母女,政治立場基本一致。

少年劉徹是一柄沒有鞘的寶劍,遇到攔路的巨石心知砍不碎也要劈幾下,平生最煩被管束,對兩座大山的代表——皇後阿嬌,打心底裡是帶著抵觸情緒的。

兩相結合,愛意消弭,惡意有多少就不好說了。

偏偏以前阿嬌沒看明白,愛意太深以至於性格越發偏執,整日裡不是在鑽死衚衕就是在鑽死衚衕的路上。

現在嘛!阿嬌早已想不起當年的感覺,更關心自己距離被廢還有多少年。若命運無法改變,她終將被幽閉長門宮,該為自己後半生做的準備有很多。比如挽回一點在劉徹心目中的形象,讓未來在冷宮的日子好過一點。比如多預備一點財物之類……當務之急,是要好好養傷。

阿嬌睜開眼睛,一直留意她動靜的程安湊過來問:“主子,您午膳想用點什麼?”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阿嬌頓時把一切煩惱都拋開,“問問我昨兒給的拉麵食方做出成品沒有?若是做成,在沸水裡滾一滾,舀一碗滾沸的牛肉湯,把拉麵放在其中。不必用別的調味,只放一點鹽。擱一把切段的嫩韭菜,再把牛肉切薄片,越薄越好,有個五六片的擺在面上也就成了。”

程安回道:“我打發人去問問。”

一般到膳房裡傳話的活兒,犯不著大宮女出面,自有跑腿的內侍或小宮女去辦。

程安打小伺候阿嬌,又陪嫁到宮中,素日極有臉面。既是阿嬌的眼睛,也是她的臂膀,幾乎從不離阿嬌左右。

椒房殿裡另一個排得上號的人物正是圓臉宮女,名叫青君。她是阿嬌和劉徹成親時,太皇太後所賜。只看外貌,瞧著有幾分憨氣,卻是個再玲瓏不過的人。她手指上下翻飛,深紫色荷包漸漸成形。聞言插嘴道:“今兒早晨,老太太著人送來半扇鹿肉,說是給主子補身子。您好歹讓膳房炙一些嘗嘗,才不辜負老人家的心意。”

鹿是野物,宮中並不飼養。主子們要吃的話,得讓人去獵,但包括阿嬌在內的幾個主子都很少讓底下人獵野物食用,因為劉徹喜愛遊獵,往往一出去便是好幾日。每每獵到肥壯的野物,都會帶回宮中。

阿嬌作為皇後,少誰的也不會少她的。

漢朝的烹飪方式以生食、炮製、炙烤、煮、蒸為主,什麼炒、爆、炸、鹵、拔絲之類統統沒有。方法原始,自然很難把肉做得美味……來來去去花樣太少,都吃膩了好嘛!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劉徹回宮了。

是的,阿嬌傷情剛平穩一點便移回椒房殿修養。人還沒醒,劉徹就打點行裝出去遊獵了。中途回來過兩次,又匆匆離去,期間從沒來椒房殿探望過她,甚至沒派身邊的人來垂問病情。可謂是非常冷酷無情,足見對她的厭惡。

可劉徹不會一直不來,特別是在太皇太後特地給阿嬌送鹿肉之後……他也該來了。

阿嬌回過神來,發現室內格外的安靜,意識到自己發呆的時間太久,兩人不免腦補皇後娘娘提起天子悲傷欲絕……忙說:“那就讓膳房選好的肉製成丸子,炙烤後送來。”

青君將懷中的針線簍放到一邊,給程安一個眼神,示意你留下我出去傳話。

程安點頭。

阿嬌沒瞧見兩人的動作,迷迷糊糊又睡著了。

快到正午的時候,外面傳來唱喝聲,她隱隱約約聽到“陛下駕到”的字眼,猛地一驚,清醒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悄悄開個新文,篇幅不會很長。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烽火中的家園 大明第一狂士 醒餘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