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莊曉退後幾步,想看看他在幹什麼。
林仲七有些興奮,招手說:“你上來!”
“啊?我怎麼上來!”
“我拉你。”
莊曉被拉了上去。
其實林仲七也在這裡寫過東西。是在她十七歲生日那晚,等待她來天臺的時候。
那一行字跡是他用碎石刻在牆上的。久經風霜,卻仍能辨認出來。
是那句詩——
莊生曉夢迷蝴蝶。
莊曉用指尖不停摩挲著,好像能感覺到他那時留下的餘溫。
少年目光灼灼,每一筆都是對她最炙熱的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好在一切都來得不算太晚。
一年後,莊曉和林仲七的美國之行回到了舊金山。加州氣候宜人,很適合自駕遊。
他們沿著海岸線前進,目睹了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最後又回到了起點。
林仲七將車停在了海岸觀景臺邊。從這裡望去,不遠處的金門大橋隱在海霧裡,猶如仙境。
海浪來來回回拍打著海岸,一切都是恰到好處的靜謐安逸。
清晨的氣溫還有些低,林仲七從車裡拿出自己的外套給莊曉披上。
莊曉抬手手腕,她的右手手腕上也多了一個紋身——tokαλokα?,希臘文裡“夏天”的意思。
她抿了一口熱可可,一股暖流在心底蔓延開,靠在林仲七的懷裡,眼底倒映出太陽初升之景。
海浪還在演奏著從生到死的序曲,彌漫起一片水霧。
莊曉不知哪來了文藝感,問:“你有沒有聽見加利福尼亞寒流的聲音?”
林仲七疑惑:“寒流的聲音?你聽得到嗎?”
“不是確切地聽見。”她搖著頭,“而是感受到了她的存在。以前katherine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那時不懂。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最近又讀了薩特的著作,瞭解了存在主義哲學,好像明白了一點點。”
林仲七揉著她頭頂軟軟的頭發,聽得似懂非懂。
他不瞭解薩特,不懂存在主義是什麼,但他記得薩特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可以做許多白日夢,可以失敗,可以哭泣,光芒萬丈。”
所以別害怕。
往後的夏天,他都會在。
他一直都是她的蝴蝶,心悅誠服。
正文完
作者有話說:
1讓·保羅·薩特,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存在主義哲學三大觀點,1)“存在先於本質”。在薩特看來,人像一粒種子偶然地飄落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本質可言,只有存在著,要想確立自己的本質必須透過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人不是別的東西,而僅僅是他自己行動的結果。(2)“自由選擇”。上帝死了,人在這個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動選擇是自由的。這是因為人的選擇既沒有任何先天模式,沒有上帝的指導,也不能憑借別人的判斷,人是自己行動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3)“世界是荒誕的”。人偶然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面對著瞬息萬變、沒有理性、沒有秩序、純粹偶然的、混亂的、不合理的客觀外界,人感到處處受到限制、阻礙。在這茫茫的世界裡人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人只有感到惡心、嘔吐。
然而薩特也說過:“我們可以做許多白日夢,可以失敗,可以哭泣,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