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瑤不贊同的搖頭:“你剛剛登基,額娘知道朝中還有千頭萬緒等著你去理,可這些是忙不完的,你只有養好了身子才能處理更多的政事,才能做你想做的事!”她知道胤禛這孩子是有抱負的皇帝,是想當一個真真正正為民為國的好皇帝。
可是人不是鋼鐵,這麼連軸轉下去身體遲早會垮的。
胤禛雖然不太贊同額孃的話,但為了不讓她擔心還是點頭答應了,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額娘,兒子登基後,按照慣例是要給各位太妃晉尊加封的,可是兒子對這個事情拿不住主意,想來聽聽額孃的意見!”
如果要給宮裡的太妃們全部晉尊加封,胤禛也不是太想的,他皇阿瑪的嬪妃眾多,有一些晉封他是樂意的,可是像宜太妃、榮太妃等人,再晉封就是貴太妃了,和他額娘之前的位份一樣了,憑什麼?
特別是宜太妃、良太妃,老八老九謀逆的事雖然與後宮沒有無關,可她們身為老八、老九的生母,怎麼可能置身事外?他是怎麼讀樂意晉封這二人的。
奕瑤看著胤禛難得把不樂意的神情表現在臉上,兒子是她生的,她怎麼會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呢。想了想說道:“你皇阿瑪尚在,這件事你不如問問他的意見,宮中的太妃畢竟是跟了他這麼多年的,讓他決定最是妥當!”
如果這是康熙的決定,也沒有人能說些什麼。
“兒子明白,多謝額娘提醒!”老九和老八謀逆,他就不信皇阿瑪還會給宜太妃、良太妃晉封!以他皇阿瑪這些年冊封嬪妃的次數來看,定然不會給很多嬪妃晉位的,這樣既能達到了他的目的,還能堵住了悠悠眾口。
胤禛是怎麼同康熙說的奕瑤不清楚,但是太妃們加封的聖旨很快就下來,皇後是母後皇太後,奕瑤是聖母皇太後。宜妃、良妃沒有得到晉封是可以猜得到的,可是令人驚訝的是,榮妃、宣妃也沒有加封,直接變成了宜太妃、榮太妃、宣太妃和良太妃。而安太嬪晉為安太妃,敏嬪晉為敏太妃,定貴人晉為定太嬪、成貴人晉為成太嬪……等等一眾太妃都得到晉封。
太妃們晉封後,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可這道晉封的聖旨打的還是太上皇的名號,在明面上還是不敢說些什麼。
讓奕瑤不明白的是,太上皇竟然沒有給宣太妃晉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雖然這次是太上皇的注意,可胤禛到底是登基了,奕瑤總覺有些不好面對宣妃,
罷了,宣太妃的事情只能等過了幾年,再讓胤禛想個藉口給宣太妃晉封了。
後宮中眾太妃再次聚集在皇太後佟佳氏的承乾宮。兩宮太後還沒有到來,其他太妃們幾乎到齊了。榮太妃是一肚子火氣,這次新皇竟然沒有給她晉封!她怨念極大。好在榮太妃活了這麼些年也算是有些長進的。知道這次晉封打的是太上皇的旗號,她也沒理由去找新皇或是奕瑤的茬兒,而且新皇登基已經成了事實,這樣做出了得罪新皇,一點用都沒有。
但是對著其他的嬪妃就沒有那麼客氣了,榮妃似是撒氣般對著宣妃說道:“這不是宣妃嘛?本宮記得你之前是最愛往啟祥宮跑的,可惜啊,這次皇上晉封太妃竟然沒有宣妃妹妹的份兒,你看安太妃、敏太妃可是晉升了一級的,可見有些人就是腆著臉上去討好,人家也不一定看在眼裡。”
良太妃等人也在紛紛看好戲,對於胤禛登基她們是不服氣的,因為胤禩和胤禟的被康熙打入了宗人府大牢,可是他們的死對頭卻登基為新帝,她們怎麼能服氣?
可現在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她們是沒膽子當眾對奕瑤不滿,但看到榮太妃挑撥宣妃和奕瑤的關系,她們還是很樂得看的。甚至恨不得宣太妃同榮太妃打起來。可惜像榮太妃這樣顧頭不顧尾的只為發洩怒火的蠢人實在是太少了。
宣妃冷冷的看了榮太妃一眼,說道:“榮太妃不滿意太上皇的決定麼?不如找他老人家說去!也是,本宮無子女的,□□太妃可是為太上皇誕下了承慶誠親王和榮憲公主,也難怪你不服氣了。”
榮太妃氣急,正想說些什麼,這時母後皇太後佟佳氏和奕瑤一同走出來,她狠狠的瞪了宣妃一眼,不再說話。
奕瑤冷冷的瞥了榮太妃一眼:“大老遠的就聽到你在大放厥詞,誰可以晉封這可是太上皇的決定,你要是不滿意的話去找太上皇說去,朝著宣太妃耍什麼威風?”
榮太妃她雖然不甚聰明,可是對上已經是太後的奕瑤,她還是沒有膽子傳挑釁的,支支吾吾了幾聲,便漲紅了臉。
奕瑤看著榮妃這鵪鶉樣,也就放她一馬,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現在座位有了新的變化,奕瑤不再是坐在左下第一把交椅,而是作為聖母皇太後和母後皇太後的佟佳氏一同坐在上首,胤禛登基後佟佳氏對奕瑤的態度就越發客氣,甚至提過請安的事情不如就在啟祥宮進行。
奕瑤當然是拒絕啊,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她都不想讓這些太妃們去她的啟祥宮。她們雖然同為皇太後,可佟佳氏畢竟是胤禛的嫡母,讓她到自己的啟祥宮去於理不合。
佟佳氏可不知道下面嬪妃們的的官司,她落座後和奕瑤交換了一個眼神,笑道:“本宮讓諸位妹妹前來是有事要宣佈,太上皇同本宮說過,他是要到暢春園頤養天年的,讓諸位姐妹也準備準備,過了元宵節就隨著太上皇一起搬到暢春園!”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