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清穿後宮的鹹魚生活 > 第234章

第234章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法拉姆奧特曼:開端 次元變身穿越系統 紅警之超時空兵團 灰夜流年 乞討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諒 名門深閨:嫡女謀略 年代空間:被糙漢老公寵上天 三穿陳阿嬌 快穿:反派女主滿級之後 誰叫我夫君是反派 與萩原互換身體後 穿成年代文裡的小人物 [綜英美]超英界最強輔助 [清穿+紅樓]十三福晉妙玉 [火影]烏鴉效應 全網黑後媽擺爛後在娃綜爆紅 作精穿成後媽上娃綜爆紅了 網王之看見你的聲音 誤把反派攻略了 混世魔王他是個粘人精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34章

康熙五十一年末,宮裡宮外的都在忙忙碌碌,大家都知道等到明年皇上就正式退位,傳位給太子,這樣緊要的關頭可不能掉以輕心。

這個年可不止過年那麼簡單。內務府和禮部的人簡直忙得連抽轉,本朝還沒有禪位的先例,禮部的官員們查遍了歷代禪位的典籍,為這次禪位做準備。

癸巳年,正月初一,天氣晴朗,久違的朝陽緩緩從東邊升起。清聖祖玄燁禪位給皇五子胤禛,正式退位。是年,清世宗胤禛登基,年號雍正,在康熙和眾大臣的決議下,今年為雍正元年。

皇權能夠平穩的交接,對大清而言實在是一件幸事。每次的皇權的交替都少不了血雨腥風。對於大部分的朝臣而言,從龍之功雖然令人心動,但是一旦選錯了人的後果,可能是全家的人頭落地,並不是每個人願意冒這樣的風險的,更多是想要平穩度過皇權的交替,保住自己的官帽。

啟祥宮,一片喜氣,來來往往的宮人都是笑容滿面,歡聲笑語不斷。

“主子,奴才聽說新皇已經順利登基,此時正在金鑾殿上接受眾大臣的朝拜!”冬月欣喜的說道,他們主子就是太後娘娘了!

“主子,您可不知道,今日奴才遇到內務府的管事太監,對奴才笑得那叫一個諂媚,平日不見他們這麼殷勤,都是見風使舵的人,哼!”冬綠不滿的說道。

這些天,無論是內務府還是各宮的嬪妃們,見到她們啟祥宮的人都是笑臉相迎的,雖然以前內務府也不敢慢待她們啟祥宮的人,可萬萬沒有現在這樣巴結的態度,哪像現在,笑得一張老臉都要變成菊花了。

“冬綠,發什麼牢騷!”冬月喝止她,“往常咱們啟祥宮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內務府也從不敢慢待過咱們,你可不能變得輕狂了,要不然主子不罰你,我頭一個收拾你!”五爺登基,他們主子就是聖母皇太後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綁緊了身上的那根弦,可不能在這個時候拖主子的後腿。

冬綠急忙做了一個求饒的神情,冬月才沒有繼續說。她知道冬綠只是在啟祥宮裡才沒有顧忌的說話,在外頭是很有分寸,這一帶點她不擔心。

兩個心腹丫頭的對話奕瑤彷彿沒有聽見一般,她神情有些恍惚,胤禛登基的事情就像是一場夢一樣。這明明也她一直盼望的事情,當這一刻來臨的時候,還是覺得事情不太真實。

幾天前康熙就同她提起過,退位後他就要搬出紫禁城到暢春園休養的,徹底放手把大清交給胤禛。到時宮裡的嬪妃們都移隨著康熙到暢春園。對於康熙這個決定,奕瑤倒是能理解,宮裡雖然金碧輝煌、氣勢威嚴,但是論居住的舒適程度還是暢春園更勝一籌,他都退位歸閑了,自然要選舒適的地方來休養的。

康熙也問過奕瑤,是留在宮裡還是隨他去暢春園?當時奕瑤沒猶豫,立刻說了隨他去暢春園居住。

雖然在暢春園有康熙這個太上皇和母後皇太後佟佳氏在,肯定不如留在宮裡那樣自在,若是留在宮裡,她是新皇的生母,自然是說一不二的,沒有人能越過她去,可就暢春園就要估計康熙和佟佳氏了。

可奕瑤還是選擇了去暢春園,去暢春園無論是對胤禛或是她的名聲來說都是最好的,畢竟宮裡的太妃全都去暢春園裡,徒留下她在宮中算怎麼回事?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康熙的身體是真的不好了,如果說之前還在猶豫不決,那麼在胤禛登基後奕瑤是真的想要讓康熙好起來的。拋開其他的事情不提,單單是他把保安留在京城,把皇位傳給胤禛這倆件事奕瑤就十分感激他!所以,在沒有任何顧慮後她也希望康熙能健康長壽!

“兒臣給皇額娘請安!”胤禛身穿繡著五爪金龍的明黃色龍袍,意氣風發,眼神裡都帶著光芒。

“我兒快快起來,額娘聽說你這些天都是子時才歇息,卯時就起來上朝,如此忙碌你的身子怎麼受得了?”奕瑤擔心的看著他。

歷史上的雍正皇帝就是一個勤政皇帝,可也把自己累死在在禦案上的,現在的胤禛看著也是一絲不茍的性子,奕瑤可不想自己的兒子是個短命的!雖然時常用靈泉水給他調養身子,但是這個作息不該過來,她始終不能放心。

胤禛:“額娘放心,兒子不累的,這些天感覺有用不完的勁頭,絲毫不覺得疲倦!”。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南國江山 召喚群雄之千古帝皇 東晉大開發 奮鬥在新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