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三百四十四章 教子
明儼和鐘謝氏是在臘八的那天傍晚才趕到家裡。將二伯母送回鐘家祖宅後,明儼就回到華亭街,到鐘府門前時,已是華燈初上的時刻。
前段時間下了場大雪,接下來連著好幾天,淮安城裡的氣溫都尚未回升。明儼跳下坐騎,連著在地上跺了跺腳。活動一番凍僵的四肢,才讓身邊的小廝,敲開鐘府的大門。
“大少爺回來了?”一見到他,守門的胡拴喜不自禁,忙不疊地迎了出來,“老爺這兩天都在唸叨,說您也該到了。郡主早託人給府報信了……”
“家裡還好吧?”明儼脫下披風,把馬匹的僵繩交給迎上來的護衛,隨口問道,“爹爹、姨娘還有弟妹們,他們都還好吧?”
“都好,三少爺學堂裡放了假,整日裡和三姑奶奶在逗四少爺玩。”胡拴忙接話回答道。
問明父親的所在,明儼帶著小廝就趕回了鐘府的正院。
分開半年,當鐘澄再次見到兒子時,發現他氣質內斂了不少。想來也是,整日在陛下身邊伺候,再跳脫的性子都會變沉穩。更何況儼兒這孩子,前些年只是沒人管教他而已。不說“伴君如伴虎”,他整天都得提心吊膽。就是皇上身邊,人才濟濟,哪個是省油的燈?見識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對這孩子只有好處。
請安後明儼站立起身來,隨後他跟爹爹互訴了一番別來之情。末了,鐘澄問他:“你是跟二嫂一起來的吧?她身體還好吧?這舟車勞頓的……”
“二伯母精神還算好,兒子將她走回祖宅,才到這邊來的。”
“唔,可曾跟祖宅那邊的長輩請過安了?”望著長得越來越像林氏的那張臉,鐘澄眸子裡露出欣慰的柔光。
“問過安了三伯父還說,過兩天要在那邊,替兒子接風洗塵,開祠祭祖呢”明儼恭聲回答道。
聽他談起祭祖,鐘澄猛然想起前兩天,宋氏在他跟前提的那件事,他的眸子黯淡下來。
鐘澄見兒子疲憊之極,忙將他打發回去:“你也累了,早些回院子歇著去吧明日還要走親訪友。”
明儼離開後,鐘澄陷入沉思:宋氏提議將小兒子明伊,過繼到三房的二堂兄名下。雖然他有些不捨,可若是二嫂也有這意願,五房也沒立場拒絕。這些年,二嫂幫著他照顧妙兒和儼兒,對自己一房恩義有加。
怕只怕宋氏這提議的背後,初衷不會那麼簡單。
第二日,明儼起床後,就被同窗好友拉到外面去了。直到天快黑下來時,他才趕回府裡,跟家人共進晚餐。
鐘澄三位女兒如今均已出嫁,只剩下三位兒子和那個剛出生的嬰兒。家裡無主母,自然是宋氏擔起女主人的職責。招呼眾人就座後,她開始數人頭,準備上菜。
突然,跟在明儀身邊的丫鬟霜降走了過來,向鐘澄告罪:“啟稟老爺,今天中午休息起來後,二少爺有些著涼。他說就不過來一起用晚飯了。”
鐘澄一怔,有些若有所悟。連忙問道:“哦?可曾請了大夫來看過?”
那丫鬟支吾起來,掃了對方一眼,宋氏心下了然。囑咐屋裡伺候的婆子:“跟廚房的人囑咐一聲,二少爺的晚飯,就讓人送到院子裡去。再讓秦總管派個人,到外面請個大夫。”
把事情安排妥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桌,歡聲笑語地用起這桌晚宴來。飯後,鐘澄將長子叫進自己的書房。
“今天你出去都見了哪幾位?”鐘澄關切地問起明儼。
“學政大人、府學的先生,還有傅老爺和傅志繹。當初得虧他們的賞識、還收留過兒子。”明儼的一臉感激的表情。
“不錯,半年的歷練,你倒是長進了不少。尊師重義,懷感恩之心,行仁義之事,方為君子之道。”鐘澄連連贊賞,“當初,鄉試結果出來後,咱們本當謝師的。只可惜那時咱們都在京裡,為父一直想等你回來後,好帶著你們,專程上門去給他們道謝。”
見父親考慮得這番周全,明儼心裡暗暗拜服,接著把拜訪時的情景,描述給鐘澄聽。
“那幾位大人提到辦學的事,想就明年鹿鳴學館的事,跟爹爹您商量商量。說是,要勸您擴大規模,辦成書院的模式。”
鐘澄並不感到意外,問道:“哦,此主意是誰帶頭提出的?”
“學政趙大人,他說,咱們淮安府完全可以建成,一間更大的書院,跟揚州的格致書院一爭高下。”明儼一臉憧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