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三百一十二章 塵定
許多年以後,再次回想起這天晚上的遭遇,以及他們所經歷的悲歡離合,妙如心裡仍有餘悸。
羅擎雲把她送到長寧宮後,妙如立刻懇請母後,找個地方將她藏起來。
果然,過了半個時辰,就有宮中侍衛到長寧宮來搜查。他們告訴太後身邊的莫姑姑,說狐妖作祟,殺死了守在裕和殿的侍衛宮女,乘亂逃走了。
幸虧把妙如送來時,羅擎雲當場就將東宮欲擒故縱的計劃,原原本本告訴了眼前這位慈祥的老人。
太後聽後勃然大怒,拄著龍頭拐仗,就要去教訓慶王那個不孝子孫。
“母後,這流言早傳開了。之前沒人告訴您,是擔心您老的身子骨。既然蘭蕙已經化解了。您就且放寬心些。太子殿下定不會有負皇兄所託,他會將局面扭轉過來的。”
“你皇兄子嗣不多,當初把翃兒遣離京城,就是怕他們兄弟相爭。”老太後嘆息了一聲,“他是不想讓靖王的悲劇,再發生他兒子們的身上。沒想到……唉,都是他身邊女人好虛榮。哀家知道,德妃也沒到後位,心裡這些年一直有疙瘩。”
妙如恍然,突然醒悟過來。
可不是嘛德妃作為公卿貴女,早早替玄德帝生下子嗣。最後反倒讓晚來得子的羅逸茗母儀天下了。
她心裡如何不恨?
想到這裡,她抬頭瞥了眼羅擎雲,對方臉上也是震驚不已。不過,他馬上收起了訝色。看來,是想通了其中關節。
就這樣,妙如躲在長寧宮的暗室裡,平靜地過了一晚。
第二日清晨,當她被莫姑姑請出來時,外頭一切已經塵埃落定。
太子妃聶氏親自到長寧宮來接妙如。
“讓皇姑受累了,殿下讓臣妾過來,跟您道聲謝。多虧您透露鑒別矯詔的方法,不然,此事還不那麼容易解決。”太子妃容光煥發,跟上次見到時一臉慘淡的表情,不可同日而語。
見妙如面露狐惑,她又笑著解釋道:“昨晚,多虧沈閣老使人,連夜報信,說慶王那邊的人怕長則生變,打算逼宮。他們派了宮裡的內線,在關你的裕和殿裡放了一把火,還把宮女侍衛殺死了幾個。沒過多久,慶王帶一支人馬,強行進宮要捉拿你。說是虛穀道長算到,狐妖會在晚上放火燒殿,逃出來大鬧皇宮,他們是來保護皇祖母,和奉先殿的祖宗牌位的。”
聽了她所講述的經歷,妙如只覺後背發涼:若不是羅擎雲來探望,此刻她豈不是成了孤魂野鬼?
“虛穀道長現在怎麼樣了?”
“他和沖虛道長都下了詔獄。大行皇帝的法事,將由龍泉寺的主持,帶領各地趕來的高僧接手。您的師傅慧覺大師也進宮了。”
妙如頓時滿心歡喜,心想,有師傅這位得道高僧壓陣,看誰還敢來質疑她的來歷。
“慧覺大師想見見皇姑,臣妾特來請您到前殿去的。”太子妃最後說道。
昭明十九年這個春天,京師到處都是白幔飄飛。
百日國喪守孝期間,民間除了禁器樂,官宦之家百日內不得嫁娶;太子姬翌在肅清慶王亂黨後,擇吉日登基為帝,史稱“元睿帝”。尊前皇後羅氏為太後,前太後為太皇太後。新皇上以仁孝治國,親寫祭文,朝暮祭奠。凡有品級男女皆入朝隨班,三品以上官員則需親往皇陵舉哀。
妙如後來聽說,慶王逼宮不成反被擒。在先帝陵前大罵在沈閣老,指責其乃亂臣賊子,挑撥天家兄弟。原來,在逼宮的前一個時辰,沈潛暗中派人向東宮投誠。通風報信,告之慶王他們的計劃,讓東宮這邊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做出拉攏錦鄉侯的樣子,沈潛向慶王投誠,取信於這位野心勃勃的皇子。關鍵時刻再次倒戈,向元睿帝表示忠心,順道洗清了以往的汙跡。搖身一變,成了對新帝有擁戴之功股肱之臣。
妙如心想,果然只有厚黑學功夫到家的,才適合在朝堂混,像沈潛這樣翻雲覆雨的手段,才是位極人臣的實力。不說把他們兩口子誆了進去,只怕元睿帝至今也沒辦法,不得不用之,同時又得防著。奈何不了他,反倒成了騎虎之勢。
接著,元睿帝以雷霆手段奪了東昌伯府的爵位,以假造矯詔、咆哮先帝靈堂、勾結武將逼宮等罪名,將慶王貶為庶人,押往永陵終身圈禁。慶王府兩皇孫和女眷貶為庶人,發配寧古塔充軍。莊家、高家滿門抄斬。
新帝之所以會對四皇子網開一面,據說是先帝留下的遺詔中,特意叮囑的,要他留自己兄弟侄兒幾條性命。
對鎮國公羅燧來講,這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一喜一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