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三百零五章 孝玉
昨天那章結尾的部分,稍作了修改銜接這章的情節十分重要。大家可以回頭檢視一番。)
妙如想盡辦法多方打探,終於從太後那兒旁敲側擊,打探一些端倪來。她不僅問出了何為孝玉,還摸清了鮮為人知的一些皇家辛秘。
這些情況讓她更加坐臥不寧了。
原來大楚朝太祖姬越立國之初,封賞八大功臣,歃血為盟,發誓永不相負。當時,楚太祖將一輪玉環一分為八,製成八塊可以拼接起來的玉佩,由各姓家主分別收藏。約定以此作為互相守信的憑證。
每當皇帝駕崩之時,八大勳貴的家主,佩掛祖傳玉佩,為先帝抬柩。以示遵守先祖約定,擁戴儲位新君登位。
可以說,這塊玉佩作為雙方的信物,只有帝王駕崩守孝時,才會被拿出來。故被人稱之為“孝玉”。對於公卿之族的家主來講,此玉是世襲勳貴的身份象徵。同時,作為新帝,也是得到八大勳貴擁戴的憑證。
“你皇兄登位之初,定北侯違抗先帝傳位遺詔,公然支援他女婿靖王篡奪帝位。皇兒念及先帝恩情,不忍手足相殘。沒對靖王一系趕盡殺絕,最終只把他們兩口子圈禁起來了。奪回定北侯家的世襲爵位,收回‘孝玉’,也是找別的由頭給奪下的。”提及兒子玄德帝登基前後的歲月,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老太後不禁潸然淚下。
“你皇兄打小聰明伶俐。有次聖祖爺跟一幫隱者高士,在禦花園那兒吟詩唱和。不知怎地他躲在禦花園大樹後頭偷聽,也沒個宮人在旁邊跟著。無意間竟然糾正了,大名鼎鼎鴻儒辛敦炎老先生故意說錯的聖人之意。引得那幾位先生當場哈哈大笑。聖祖爺很是驚訝,隨意地考了他幾句,誰知,你皇兄張口就來,回答時從容鎮定,引得那幫人紛紛誇贊。”
說起兒子小時候的趣事,老太後完全忘了她兒子九五至尊的身份,如同跟女兒說體己一樣,絮叨起來更像一位普通的母親。語氣裡既有自豪,又有遺憾和惋惜的意味。
一位六齡童剛到崇文館進蒙學,當場就把幾位大儒驚住了。妙如不禁為玄德帝感到惋惜,可能是位過目不忘的天才式人物,從他涉獵的琴棋書畫來看,就知對方是個博聞強記的智者。只可惜託身在皇家。
“聽說,皇兄不到十歲就被立為太子了,不知此事是不是真的?”妙如又接著問道。
“那可不?後來姓鄭的那女人,為了她自己兒子上位,拉攏陳首輔,暗中散佈謠言,挑撥他們父子關系。說聖祖爺之所以會傳位於先帝,是搭了你皇兄的光。不然,先帝何至於防他防得這般緊……那女人去得倒也快,若是……”說到最後面,老太後幾乎是咬牙切齒。
聽到這裡,她發現母後臉上悲慼神色慢慢斂去,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憤忿。
妙如忙上前勸道:“母後千萬不能動怒。太醫都說了,現在您的身體狀況,最忌諱情緒大起大落。再說,鄭貴妃也好,靖王也罷,最後不都沒落得個善終……佛祖那裡有法眼盯著呢……”
聽到義女提起這個,太後心緒稍稍平複,斂起怒容,說道:“提起佛祖,倒想起件事來,皇兒前三個月,身子骨越發不行了。哀家就跟翌兒提過,讓他請龍泉寺的主持出面,召集天地名剎古塔的高僧,來京城交流佛法,順道為你皇兄祈福。想不到,還是沒等到他們……只能幫著皇兒超度了……”
“照母後所說的,皇兄心智早開,加上一生跌宕起伏。要麼是天上的星君,下凡塵歷劫來的。凡間任務完成後,就重返天庭了。即使不是這樣,皇兄一生寬仁大度,來世定會有個不錯的命數。”老人家最信這個,妙如怕她悲傷過度,忙另一種樂觀虛幻的東西安慰她。
太後歲數越大,對佛祖越發信之鑿鑿。這也是妙如為何能在她面前能吃得開的原因。人一上了年紀,一生經歷可以供之反省感悟,自然對天理輪回、因果報應特別感興趣。
恰巧妙如兩世為人的經歷,想法比同時代的人要成熟。加之是從資訊時代穿越過來的,見識、態度自有與眾不同的特質。
“那如果“孝玉”掉了,或者被毀了該怎麼辦?”妙如忙撿起這個話題。
太後怔忡地望了過來,說道:“關乎身家性命的東西,怎會遺失?若是丟了,難免是對歷代先帝不敬……”
妙如心裡咯噔一響,原來真是這樣嚴重。
“定北侯早在二十年前奪了爵,在溫泉行宮陪伴皇兒時,你公公正好累倒,提前返京了。不然,扶柩的勳貴成單數了。”太後似是無意間提起。
這句話聽在妙如耳朵裡,嚇得她心驚肉跳。
難不成,曹氏兄妹是竊取了公爹祖傳的“孝玉”?所以一直後者被他們兄妹挾迫?
只是,曹氏生有一子一女,若是羅府被人奪爵或滿抄斬,他們也討不到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