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哪些人參加?”
“有誥命在身的官眷、勳貴家中或親族中女子,都可以參加,只要未出閣的都行。”
“難道是來考察書院成果來的?”
鐘謝氏搖了搖頭,一副無可奉告的樣子。
第二日進宮請安,妙如才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皇宮西南面的長寧宮的殿內,一片笑語喧嘩。
對著面前的江南風景的畫軸,老太後樂得合不攏嘴:“還是妙丫頭有孝心,知道哀家沒到過江南,還記得畫在布上帶回來。這幾幅是新畫的吧?看著色澤鮮亮,跟其他幾幅有些不同。”
見老人家高興,妙如點頭稱是:“……兒臣想,母後定是想看看那裡的山水。之前在山上寫生,畫的多為山上景緻。此次南下,妙兒想,江南最美的是水。每歇一處,都四處尋覓,無論是煙籠寒水,還是湖光山色,都想畫下來,讓母後見見最真實的風景。”
德妃在一邊附和道:“蘭蕙妹妹一回來,母後心情都好了許多。”
皇後臉露溫婉的笑容,邀請道:“明日宮裡有宴會,皇妹也來參加吧!母後就喜歡看,那些花骨朵般的小姑娘們,一起爭奇鬥豔的。皇妹到時一支妙筆,把場景畫下來。母後每天都可對著宴樂圖,沒事的時候多瞧瞧了。”
聽了她這主意,太後當即來了興致:“對啊,前殿有君臣同樂圖。咱們後宮的宴會,從來都沒畫過,妙丫頭明日一定要大展身手!”
妙如側身行禮,應承下來。接著,又陪著太後,聊起了此次江南之行的見聞。到日頭偏西時,小胖子姬翔下學了,來向祖母請安,見到她自然是樂得險起跳了起來。
六殿下拉著妙如的手,悄聲問道:“姑姑不是說搬出去後,也要常回宮的嗎?怎麼好幾個月都沒見著你了?”
朝四周望了一眼,妙如看眾人都沒注意他倆,忙蹲下身子跟他賠禮:“殿下見諒,姑姑回南邊祭祖去了。”
“你祭祖要跑那麼遠嗎?”
“是啊,姑姑的老家在那裡。”
“以後還去不去的?”
“或許還會去的。人人都要孝順父母祖輩,就像殿下,要進奉先殿祭拜是一樣的道理。”
見他們一大一小,聊得甚是親熱,太後隨即望了過來,對皇後道:“翔兒跟她還挺有緣的。”
眼中閃過一絲猶豫,羅皇後附和道:“皇妹跟幼童都挺投緣,寧王府中的瑤兒,每次進宮都問起,想知道她回京沒有。”
太後眯起眼睛,感嘆道:“受過苦的孩子,到底是不同的。若鐘探花元配的事情,早點真相大白,這孩子也不至於吃這麼多苦。”
這話讓皇後心裡一動。
弟弟在她壽辰上獻的畫,舅母進宮向母後時請安時,對這姑娘親事的試探。還有嬸嬸上回進宮,交給她的家書。
爹爹瞧不上對方,可人家也未必看得上羅家,有曹氏在後院,糟心事鐵定少不了。還有弟弟,他那麼高調拜鐘謝氏為師,是向家人表明決心,還是有其它意圖?
或是用亡母的遺願,來旁敲側擊地暗示自己,不要阻了他姻緣?!
配合太子計劃,上回已經讓他受委屈了。沒料到後來引發了那麼大的風波,一離家就是兩三年。若此次還不如他的意,將又會是怎樣的後果呢?!
此生,她只有一個同胞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