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恍然大悟,說道:“我說呢!看這小姑娘舉止嫻雅,動作規整。比一般閨秀還要熟稔幾分。”
“不過,”太後頓了頓,嘴角綻出和煦的笑容,轉頭對妙如問道,“你做出來比別人還要好看幾分,私底下可是用心練過或改過?”
“回娘娘的話,當時姜嬤嬤教導時,民女一時改不了習慣。練的時候就想偷懶,抖膽改動了一些細節。當時年紀小不懂事,從沒想過有天會進宮朝聖,形成習慣就改不了啦。沒想到娘娘火眼金睛,被您一眼就瞧出來了。娘娘請恕罪,民女下次再也不敢了……”言畢,她跪了下來請罪。
“呵呵,你倒也坦白,禮儀規矩目的本就是讓動作賞心悅目的。恕你無罪,起來吧!不要怕,來,坐到哀家身邊來!”說著,老太後朝妙如招手把她叫了過去。
“你作畫的那風格,是不是也是這個緣由改的?”
妙如抬起頭來,眼裡寫滿了崇拜:“娘娘是九天神女下凡不成,這您也知道?”
太後隨即哈哈大笑:“你這丫頭,嘴巴也忒甜了!”收攏笑容後,追問道,“聽皇後說,這畫法是你瞎琢磨出來的?”
妙如心想,也不知利瑪竇他老人家,還來不來這時空傳教的。幹脆找個比較穩妥的方式,免得日後被人揪出來說是欺君了。
於是她答道:“也不算全是自個兒瞎琢磨的。民女剛學畫的那會兒,原就打算把過世祖母畫出來。去找爹爹學時,見過許多名家的作品,寫意的居多,跟真人差得實在太遠。後來民女跟在素安居士身邊學習,在她那兒見過幾本番邦的雜書。見過一本介紹繪畫的,有提到這種法子,回來後就試了試,這些年練下來,還真就越畫越像了。”
“原來如此,忠肅公夫人去世時,你才多大?”太後眼裡溢滿慈愛和憐憫。
“五歲。”
“難為你了!有不少世家夫人提起你,哀家後來才記起,你到底是哪位。哪有不知她們心思的,只是皇上怕我不自在,一直沒敢召你回京。”老人家眼睛露出幾份無奈,“榮福大長公主的輩份高過哀家,更不用說皇上太子了。這事若不是我這身份出面調停,怕是南安王那邊也不肯依饒……現在能有國泰民安的局面,皇上太子都不容易。委屈你了……”
沒想到她自己倒先提出來了,妙如一愣,心裡五味雜陳。
來之前有太子的提醒,她早就準備好了說辭。
妙如臉上沒半點異色,介面坦然道:“娘娘千萬別這麼說,其實還要感謝太後娘娘為民女著想。那門親事本就讓我戰戰兢兢的,生怕哪天真相大白親家成了仇家,後半生都得受煎熬。”
太後哪裡肯信,眼睛瞅著她,意思是,那你為何拒絕接受補償,認寧王妃為母早點嫁了出去,好了結了此事。
“況且,師傅慧覺大師曾算過,說民女過了十五歲,才會一生順遂,之前要經歷三劫。那門親事從定下和解除,中間頗多波折。可不就是情劫?!想來是佛祖借娘娘的手,特意來渡化民女的。此乃天意!如今已安然度過所有劫難,民女感激都來不及,哪有想不開的?!”
聽到三劫時,太後臉上露出驚異之色,等妙如說起佛祖借她的手,來救自己時,她才徹底放鬆下來,喜意止不住掛滿眉梢。
“你這孩子,真真是善解人意!既然你都沒放在心上了,哀家也就不提此事了。哪天你找到看對眼的小夥子,哀家定讓皇上親自下旨給你指婚。包準出嫁時風風光光!”
“民女謝過太後老佛爺!”
“老佛爺?”太後一怔。
“您是佛祖派來的,可不就是老佛爺嘛!”
太後這才記起剛才關於佛祖渡化的話,哈哈笑了起來,冷不防她的嗓子被嗆到了。
妙如忙上前,幫著輕拍她的後背,撫順老人家的氣息。
緩過氣後,太後摸了摸她的手背,嗔怪道:“你這孩子,要是經常天馬行空來這樣一句,我老人家還真經受不住。”
妙如忙跪下謝罪。
“起來吧!是老婆子反應太慢了,怪不得你。以後沒事了,就留在這裡,跟哀家說說話,解解悶!”
目標達成,順利過關,妙如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頓時感到後背衣襟,冰涼一片,想是剛才被嚇出的冷汗浸透了。
謝過太後,她才站起身來,又陪著太後聊了些家長裡短。
到下午的時候,妙如支起畫架,開始正式工作了。
畫到一半,殿外太監高聲唱道:“鎮國公府羅世子前來謝恩!”
妙如聽了,忙停了手上的畫筆,在身邊宮娥的指引下,躲到旁邊的偏殿裡,暫時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