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問起妙如,蓮蕊的眼淚叭嗒一聲就落了下來。
羅擎雲擰起眉頭,急聲催促道:“快說啊!她到底怎麼樣了?”
蓮蕊也顧不得擦拭淚痕,哀聲道:“昨夜裡,姑娘發起熱來,盡說胡話,現在還是昏迷中。山上都沒大夫,又下不了山。靈慈寺那邊聽說死不少人了,二奶奶不敢把姑娘往那邊送,生怕越來越嚴重。”
“讓我進去看看行嗎?”羅擎雲眉頭擰起,左拳不由自主地攥緊起來。
蓮蕊點了點頭,帶著他就朝妙如所在館捨去了。
書院裡頭早已人去樓空,僅有兩處燈火在黑夜裡閃爍,在寂靜的山莊裡,顯得格外孤寂。
館舍外間的鐘謝氏,聽說有軍爺上門找侄女,彷彿看到一線生機,帶著僕婦匆匆迎到了門口。
見到長輩過來,羅擎雲簡單地說明瞭來意,順便了解書院裡的情況。
“侄女是昨晚發病的,之前那位學生已經……求你把她帶下山救治吧!再晚就再不及了。”鐘謝氏手扶門框,指甲彷彿要掐進木頭裡面。
羅擎雲眉峰緊鎖,拱了拱手,沉聲求道:“能讓小侄先看看她嗎?若是……若是她身體經受不了顛簸,可能要下山綁個大夫上來。”
鐘謝氏點了點頭,把他讓進屋裡。
進了裡屋,床上躺著一位妙齡少女。兩腮潮紅,眉頭緊蹙,呼吸急促,微微張開的嘴唇有缺水的幹涸。想來是高熱蒸幹了身上的水分。
見到此等情形。羅擎雲把頭轉向鐘謝氏:“不知書院裡可還有轎子或馬車?”
“還有輛馬車,不過車夫沒了,早逃到山下去了。”後者急忙答道。
“小侄來駕馬,不如山長一道下去。下面總歸比這裡安全,我手裡有太子殿下發的令牌。此次前來,小侄奉命來尋找神醫和接鐘姑娘進宮的,裴太醫被我留在碼頭的船上了,他應該有辦法救治鐘姑娘的。”
“那樣就最好了。”聽了他的話,鐘謝氏總算看到一絲希望,當下就應允了。
當醒來時。妙如發現她已躺在一艘船上了。
在一旁守著的蓮蕊,見她醒了,忙跑到隔壁船艙裡喊道:“裴太醫,我家姑娘醒了……”
過了一會兒,老太醫哆哆嗦嗦被她扶了進來。
見妙如醒了,他滿是皺紋的臉上,笑成一朵菊花。還連聲嘆道:“真是奇跡啊!至今沒找到治這病的法子,姑娘身體底子虛,竟然能闖過鬼門關,真是奇跡。”
妙如一怔。閉了閉眼睛,找回一絲清明的意識,問道:“難道不是神醫救了小女?”
“非也!替姑娘把脈時,姑娘的症狀已經開始好轉。老朽也沒能幫上什麼忙!”老太醫眼睛眯起,擺了擺手,一副不敢居功的樣子。
妙如也是驚訝,這副身體的底子,她是知道的。染病起來時。她肯定是首先撂倒的那個。沒想到這回,卻硬生生撐了過來。
接著,裴太醫就問起她平常飲食生活習慣,想找出痊癒的法門。
妙如也算學過幾年醫,之前又接觸過那位染病的同窗。跟他聊起了此次疫情症狀和用藥,倒是跟老太醫能交流幾句。
在談到可選用藥物時。腦中突然靈光一閃,她想起從小用藥膳調理的事。遂把這個也告訴了老太醫。
“姑娘你能把那幾味藥說出來嗎?”
妙如依言把她方子用的藥材倒了出來。
“這幾味藥確實是針對這些症狀的。不過一般大夫,不會想到用來治病。”他停頓了片刻,又補充道,“姑娘是個有福氣的,若是平常人染上了,命恐怕早就不在了,姑娘反而因禍得福。”
聽了他的話。妙如心裡滿是驚喜。忙掙紮起來,說道:“事不宜遲,小女這就把方子抄下來,找人送到靈慈寺去,可以多救幾個人。”
“姑娘莫急!”裴太醫上前一步。止住了她,“容老朽想一想,配個更妥當的方子。你身子到底是虛弱,快躺下歇會兒吧!”
等裴太醫配了方子,妙如爬起來給師叔寫了封信,描述自己染病自愈的情況,在後頭還附上前世聽說的,防止傳染病散播的措施。
其實她也不知能否湊效,多個機會多救幾個人也是好的。
聽說妙如醒了,羅擎雲很是欣喜,守在她養病的船艙門口,跟對方講起此次奉命接她進京的緣由。
“姑娘先歇著,養幾天稍好一點了,再啟程不遲。”他安撫道。
“羅將軍能否幫個忙,派人幫小女把這信,交到靈慈寺慧明師叔手中。人命關天,若能多救幾個疫民,也是將軍的功德。”
“姑娘說哪裡話,這本該是擎雲份內之事。”隨後,他二話不說,自己拿著令牌,親自騎馬上山送信去了。
到第二天下午,羅擎雲才回來,他給眾人帶來了好訊息。
“收到鐘姑娘的信,又得到老太醫提議的療法,大師如獲至寶。當場就在染病的人中做了嘗試。大師還託擎雲,把姑娘這封信帶到山下,交給了府臺大人。我動身趕回時,得到確切訊息,那方子有效。現下疫情已經可以控制了。”羅擎雲的聲音裡,洋溢著抑止不住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