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九月,聽聞他被父親強行定了親,羅擎雲就離開鎮國公府,一直住在中軍都督府的衙門裡。本來年節期間,要留人在衙門裡輪班的。羅擎雲主動請纓要留下來,但似乎有什麼人跟他上司打了招呼。說去年是他值的班,今年一定得讓他休息,好好回家過年。
羅擎雲當然不想回到鎮國公府,繼續面對曹氏姑侄。自封印那日起,就到龍泉寺裡,躲起清靜來。
天剛矇矇亮時,山門還沒開,他就搶在眾人進殿之前,上了一炷頭香。隨後又在各個山頭逛了一圈,走到喚仙亭,在那裡呆坐了一會兒。聽到有女子說話的聲音過來,他閃避到了竹林後面。
看見靴子贓了,羅擎雲就著那裡的溪水,順勢清洗起來。剛要起身回去,就聽到一個年輕女子軟糯的聲音,似曾相識,就停下了腳步。
靠著長年修內家功夫練就的敏銳耳力,即便是離得不近,他也能聽見她們談話的內容。
起先她們聊的是楊家,想著正跟自己和公子的計劃有關,他就駐足聽了起來。
後來發現那熟悉的聲音,不是別人,正是跟他有些淵源的鐘家小丫頭。就想了解,自楊家倒了後,她在家裡的日子有沒有好一點。
沒想著在後面竟聽到“自力更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等話,讓他怔立當場。
人家一位稚齡弱女子,遇到困境都知道坦然面對,用自己的方式跟親人共進退。他一男子,有何面目只知逃避。爹爹年紀也不輕了,總能找到辦法說服他,推了這門親事的。過年不回家,確實有違人子之道。
妙如她們被知客僧引入禪院,目送兩人的背影消失後,羅擎雲才轉身離開。
因力旋胡同的學士府已被官府查封。正月初二這天,汪夫人帶著子女,攜同夫君,來鐘府拜年。她還說服相公,想讓他幫著勸勸鐘澄。
妙如把汪家兩姐妹,帶到客院引薦給了二伯母。
當汪夫人見到鐘謝氏時,她的表情有些尷尬。
上次她探望妹妹時,就聽人提起過妹婿本家的這位堂嫂。
說是特別疼愛妙如,跟小丫頭還有段師徒情分。聽說此次來京,起因是妹妹拒了謝家提親。鐘澄特意從老家請來,想讓她從中斡旋,完成兩家訂親程式的。
汪夫人當然知道,對方作為淮安鐘氏的代表,若是支援妹婿執意休妻,此事怕是再沒轉寰的餘地了。
站在鐘氏百年家聲考慮,人家提出這個要求,她也沒辦法阻止。誰讓妹妹有太多把握捏在對方手裡。聽說,當初在淮安祖宅守孝期間,她這妹妹在族人面前,就惹過不少事端。
跟謝氏聊了幾句,汪夫人覺得,若是對方肯出面勸服,或許可以改變妹婿的想法。
回到掇芳園,她進屋梳洗一番後,直奔婆婆的萬禧堂。
到內室時,見到女兒汪巒映正在拿著鐘謝氏給她的見面禮,跟婆母說著拜見素安居士時的情景。
“回來了!”見兒媳進門,長公主忙招呼她過去,“聽說鐘探花淮安的堂嫂過來了,怎麼也沒邀她到家裡來坐坐?”
觀察著婆婆的神色,汪夫人放下心來。
上前請完安後,她就坐在了長公主的下首:“媳婦正要跟您請示,聽說素安居士在江南開了間女子書院,口碑極好。媳婦想著請她到家裡來坐坐,跟您講講江南的風土人情來解解悶。順便讓她逛逛咱們的園子。”
長公主喜上眉梢:“那敢情好!以前就聽妙丫頭,常提起她這位二伯母。想來是個不凡的。聽說二十年前,就在江南名聲鵲起了。”
正月初十,長公主府的春客都請得差不多了。汪家發帖請鐘府全家過府一聚,當然,特意重點地邀請了鐘謝氏赴宴。
早年未出閣在家當小女兒時,謝氏就曾聽聞過,這位榮福長公主的名頭。當時族裡的叔婆嬸娘們,還在私底下議論過那位尊貴無比的長公主殿下。說是曾被稱為帝國最幸福的女人。後來又聽說,她先後遭遇駙馬早早離世,兒子昏迷不醒的輪番打擊。婆媳倆在掇芳園守了許多年。
鐘謝氏倒是覺得,自己的人生軌跡跟對方有幾分相似。也想見一見這位傳說中的人物。遂欣然應諾到時前往赴宴。
因心裡藏著事兒,楊氏不敢出現在夫君面前引他不快,這次本就沒打算跟著去。把三個女兒託付給堂嫂帶著後,留在府中繼續“養病”。
前次賞梅宴時,妙如答應給長公主畫幅像的,因母親著急把她帶回去,最後沒有畫成。這次上門,正好可以兌現許諾。為此,她特意帶上了專門的畫具,跟著二伯母一道到了掇芳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