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早補回來了!母親那裡什麼珍稀補品沒有?!那次意外,也沒添別的毛病,失血過多而已。”解了披風,楊氏又卸下其它出門的裝束,請汪夫人坐下,兩人閑聊起來。
“儀哥兒呢?!好久沒見過他了,最近都是誰在替你帶他?”
“在家裡,就跟在我身邊親自帶;去學士府時,就交給崔媽媽。她經驗豐富又忠心,我只對她放得下心……”楊氏答道,轉頭吩咐婢女丁香,“去跟奶孃說說,把大少爺抱過來……他大姨要看看他……”
不一會兒,鐘明儀就被乳孃抱了過來,崔婆子跟在旁邊。
“儀兒最親他二姐了!想來是在還懷著時,妤兒總喜歡隔著肚皮對他講話。出來後,兩姐弟的關系可好了……他們姐弟倆以後能相互幫襯,我就放心……”楊氏熱切地向望姐姐,似是由衷地嘆道。
“感情深是好事!映兒也是從小就愛粘著她哥哥。有些話,她寧願跟旭兒說,都不跟我這做娘親的說。”汪夫人也感嘆道。
“旭兒這孩子,從小就是個疼愛妹妹的。咱家妤兒也從小就喜歡她這表哥,經常聽她提起。每年跟映兒一道做花燈時,都忘不了替旭兒,也做上一盞。若以後找個女婿像旭兒那般疼她,我這做母親,也算放心了……”
汪夫人並沒有接她這話碴兒,轉而說起在掇芳園養傷的外甥女。安慰妹妹,妤兒的傷口恢複得不錯,再過十天,就能拆線了。
接著又聊起了自己女兒的教養來:“映兒這兩年懂事多了,從來不用我操心。她那教養嬤嬤算是真的盡心了。婆母挑人的水平,還真是沒得說的。”
她感嘆道,突然像是想起什麼似的,對楊氏建議道:“要不,讓她給妤兒也推薦位老嬤嬤吧?妤兒翻過年來,就有十一了吧!是得派個教養嬤嬤跟著了,教教禮儀,收收性子也好!”
說著,汪夫人扭過頭去,問守在一旁的管事媳婦辛平家的:“昨兒個說起的那位嬤嬤,是姓溫,沒記錯吧?!”
“夫人您沒記錯!說是收性子很有一套。以前都被公侯世家搶來搶去,請去供奉的……”辛平家的斂眉垂目地答道。
兩人對答時,眼神始終不朝楊氏這邊望過來,好似要強行替她做決定一般。
楊氏心裡覺得有些怪異,又不知古怪在哪裡。不過,汪夫人沒讓她多想,隨後就轉移了話題,說到今日此行的另一目的上來,提起了許家的事。
“孟淑人給我婆婆回信了,說她家大人十分欣賞許家慎哥兒。明年開春,鐵定把他的名字,錄到選拔的後備名單中去。讓許家妹妹放心。你姐夫特意為孟老爺作了幅寒梅圖……”
聽到此事,楊氏心裡,頓時重新燃起了希望。
“此次多虧了姐姐,不知該怎麼謝你們才好!”楊氏客套道。
“這有什麼!許家也算是書香門第的大家族,咱們算也為旭兒以後在官場上,廣結善緣罷了!”汪夫人答道,又問起他們新的府第來,“他家搬到哪兒去了?”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那一塊,相公跟許大人,可是尋了不少時日。”楊氏答道。
“他家的慎哥兒,真是優秀的孩子。我那婆婆可喜歡他了。還想著,若是國子監萬一進不去,就跟著咱們家裡兩個哥兒,一道念書。旭兒也蠻欣賞那小子的。”汪夫人毫不掩飾對許慎行的欣賞。
姐姐告辭後,楊氏問在旁邊替她抱兒子的崔媽媽。
“大姐提到教養嬤嬤,到底是何意?”楊氏不放心地問了起來。
“會不會是小姐上回的暗示,起了效果?大小姐想通了,要找外甥女當兒媳。提點您,要抓緊教養二姑娘,到時好拿到長公主跟前議議……”崔媽媽滿臉喜色,“恭喜小姐,你的願望或許有戲!”
“真的嗎?”楊氏喜出望外,不過回想起對方,說這話時的表情。又像洩了氣的皮球,蹦噠不起來了。
若真是那樣的話,以她對姐姐的瞭解,對方一定會握著她的手,推心置腹地跟她分析,今後種種的設想。
算了,反正妤兒還小!說不定過兩年,情況又有變化呢!
正如爹爹說的,鐘家因妤兒她祖父的關系,皇上也許會網開一面。或許,相公以後還會重新被重用。其實,不用那麼悲觀的!
在回家的馬車上,汪夫人的頭腦中,也是翻江倒海般極不平靜。
看妹妹剛才提到旭兒的表情,該不會是指望,把妤兒許到汪家來吧?!
隨即,她又想起二妹上次說的話來——找個可以掌控得住的媳婦。
那麼,親外甥女肯定會跟自己一條心了,正好符合這項條件了。
這個妹妹她太瞭解了。從小到大,她有什麼好東西,對方必定會想方設法地討了過來。
見旭兒原來作指望的親事黃了,是想要她考慮妤兒吧?!不說婆婆那兒不會答應,自己也絕不能讓獨子,娶個只會拖後腿的媳婦。
退一萬步講,若是婆婆執意要跟忠肅公後人結親的話。鐘家長女妙姐兒,也並非是不能接受的。
沒孃家勢力的媳婦,更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