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如跟著來人過去看了一眼,忙派人去前頭偷偷告訴父親。鐘澄臉色“唰”地一下變得蒼白,暫離宴席,到梨清苑走了一趟。
回到內堂時,妙如經過有宴席旁時,聽到一段話。
“小小年紀,就那般厲害,京城又不是隻有她家是繼母,偏生就她繼母的事給拱了出來……”
“可不是!這般厲害,將來誰家敢娶了回去?到時婆媳妯娌相處,怕是沒人敢惹她。誰願意請個……回去!”
“不說這個,就論她本身的條件,一無嫁妝,二無親娘教養,三無兄弟幫襯……大戶人家是不用肖想了!最好的出路,像那個繡娘……找個落魄的舉子。在她爹的扶持下,看能不能考個同進士……”
角落裡,兩婦人在交頭接耳。正好被從外面回來的妙如,聽到了只言片語。
不用多想就知道,她們說的是自己。
她不動聲色地回到席位上,含笑跟桌上的其他賓客打著招呼。心裡卻在翻江倒海。
雖然她並不巴望著,能嫁進高門貴戶。
不過,嫁不嫁得掉,跟想不想嫁是兩回事。
聽到被人嗤為“三無”人物,她心裡難免有些不好受,不由地也鬱郁起來。
她的計劃中,首選是跟二伯母去開女子書院,當名自食其力的女性。嫁人之事,等她站穩腳跟後再談。萬一不行,至多到最後,也找個經濟實用男嫁了。
有了經濟基礎和體面的身份地位,還怕過不出好日子?!
可說她嫁不出,這話著實也太傷人自尊了……
“三無”是吧!
嫁妝可以去掙;雖沒親娘教養,可她並未養成乖戾懦弱、粗俗無禮的性子。比之有親娘教的,也沒差到哪裡去。
沒兄弟扶持,這倒是真的……
等她及笄時,大弟、二弟才剛開始啟蒙認字,既無法培養手足感情,也不是同個娘生的。
不過這些,還可以透過廣結善緣得到彌補。
就是有親兄弟的又如何,若不貼心,不僅幫襯不上,反而還會拖後腿……
這些都扯得太遠了!目前最要緊的,是楊家覆滅時,如何保全鐘家。爹爹鐘澄,該何去何從?她們一家人到時會流落到哪裡?
現在京中的情形,兩派之爭不僅沒有好轉,楊家又攀上三皇子的外家。看來楊家又要轉入下一輪的儲位之爭了……
這兩家勾結在一起,倒是情理之中的事:石家有財富,缺權謀和朝臣支援;楊家有人脈,缺宮中勢力的幫襯。
聽說,聖上對淑妃母子恩寵有加。不知獲悉愛妃的孃家,跟權臣勾結到一起了,他心裡是何滋味?!
讓皇權再架空過上十年,直至駕崩?或讓繼位新君又當個傀儡?
但凡有點血性的帝王,都不會容忍此等狀況發生。
更何況,還有其他皇子要參與到爭位之中來呢!
楊閣老這招鋌而走險,與其說是孤注一擲,倒不如說是在垂死掙紮。
可她爹爹鐘澄,夾在中間該怎麼辦?
皇上年近不惑,尚未冊封太子,想來是不想重蹈,當年他的覆轍。可這樣一來,群臣雖不敢貿然站隊,但也沒有一種勢力,能端掉兩派中的任何一邊。
自家父親的苦日子,還有得熬……
賓客散盡後,鐘家請來的大夫也到了。替明偲診斷病情後,認定他是常見的小兒腸胃不健全,引發的腹瀉,開了幾副藥叮囑一番,大夫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