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淮安二伯母的來信。她將在年底來到京裡,和孃家親人團聚。隨便來望妙如他們一家。
這是近來聽到的,最讓她開心的訊息了。
接下來的三個月,妙如基本上都呆在自己院中深居簡出,習字練畫。免得到時謝氏來了,她的作品拿不出手。
自從藥粉那件事後,家中又新進了批丫鬟和僕婦。
楊氏身邊的玉簪,因那件事被楊家人接走,後來聽說被賣往了山西。
跟她一同被賣的,還有她的父母兄弟姐妹,不過玉簪總算是撿回了條人命。
當初若不是有人替她作證,表明那藥包確實是無意間被人撞落的,又有秦媽媽那群鐘母留下的老人,證明之前何氏確實是被人暗害的。謀害主子的罪名若壓下來,玉簪的性命肯定不保。
後來楊家見事情鬧大,都驚動天家了。他們也不敢把玉簪隨便處置,只好打發到偏遠山區了事。
看在步搖、華勝這些同為陪嫁丫鬟的人眼裡,難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尤其是步搖,她甚至有些慶幸,當初聽從了老爺的建議,婉拒楊氏要她當通房的安排。
若楊氏生不出兒子,她們誰人還敢懷上?若是她兒子沒了,就是讓通房勉為其難有了,孩子降生之時,恐怕就是生母斃命之期。
因此,當崔媽媽奉主子之命,替她操辦婚事時。步搖心中反而鬆了口氣,起碼今後這條命,不出意外的話,基本上能保住了。只要她時常保持著清醒,讓自己當一顆各方都用得著的棋子……
楊家近日也出了樁喜事,楊景基唯一的兒子,最近跟承恩伯的嫡次女訂了親。
這承恩伯並非是別人,正是淑妃娘娘的孃家兄弟。
承恩伯府石家崛起時間並不長,是前朝後期才發達起來的皇商。
在先帝晚年,找門路託關系,冒著風險把嫡親的妹妹,送進失勢的太子府當姬妾。
誰知她運氣那般好,沒過兩三年,就替太子懷上了皇孫。
太子元妃俞氏一族,在泰和三十四年,替太子頂罪被連根撥起,之後的繼妃一直無所出。倒是出身商賈之家的石氏,替太子生了第三個兒子。因為這孩子,後來石家完全倒向太子一邊,在繼位的最後爭奪戰中,暗中資助,為他登位也出過一份力……
作為擁立有功而崛起的新貴,且在有子的倖存後妃中,自家妹妹的份位又是最高的。承恩伯石敬難免飄飄然起來。
上次賭的一把收獲頗豐,讓石敬對自己運氣很是自信。頓生貪念,開始期盼得到更多收益,得隴望蜀起來……
在某些人三寸不爛之舌的慫恿下,承恩伯答應,在楊景基複出之事上幫他一把。兩家從此結為同盟,成了兒女親家,這才有了後來那樁親事。
待明年石家小姐及笄後,再正式進行嫁娶……
朝堂的局勢又開始詭異莫測起來。
這些妙如都不知道,她也沒太多心思關注那些。最近她正在忙著替傅紅綃未出世的寶寶,畫些可愛的動物形象,做成繡品。
當然,她也曾給剛出生的弟弟鐘明儀,做過兩件圍兜。可是楊氏一次也沒讓他穿上身過,妙如知道後,聳了聳肩,就再也不替他做了。
雖然放棄了楊氏,鐘澄對這兒子的關心,卻一點也沒減少。作為他唯一的兒子,每日出門前和歸家後,鐘澄都要花上些時間,和兒子呆在一起。
慢慢的,楊氏對他也不再板著個臉了。家中氣氛較之前幾個月,開始略有些好轉。
在閨學中,鐘家三姐妹也不像之前那樣,總是劍拔弩張的。
某日,神威將軍府的二姑娘薛菁發來邀請,請妙如去她家做客,原來是她的生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