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聽到有吃的,小姑娘們立即興奮起來,你一言我一語,唧唧喳喳地吆喝著分享起美味來。(
“刻舟求劍!”說著就開始了。
“緣木求魚!”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削足適履”!有兩人搶答。
“削足適履——勝!”二奶奶作評判。
妙如見這遊戲好玩,不禁想起了前世最愛玩的“成語接龍”。不過好像比成語接龍難多了,既要熟記成語,又能考對仗功底。聽二伯母的意思,這還只是門檻較低的簡單遊戲。是了!古人喜歡寫駢體文,從啟蒙時起,就開始學對仗,學聲律。在半年前,不是在路上還碰到過,一位六齡兒童挑戰眾位秀才,當眾對對子的事嗎?!妙如作為一個現代人,在考古文功底的文字遊戲上,自愧不如。
……
“裝腔作勢”
“捕風捉影”
“偷梁換柱”
“移花接木”
……
比賽進入白熱化!
“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又重複了一遍,沒人應答。
“不了了之!”好不容易逮到個她們喘息的機會,妙如撿了個漏洞。
大夥循著稚嫩的聲音望了過來。
原是這個小不點!對得還蠻工整,眾人在心中暗中稱道。
二奶奶也看了過來,只見那個角落裡,坐著兩個一大一小的垂髫小童。大的約摸六七歲,小的也才四五歲的樣子。剛才的聲音想必是那個大的發出來的。
只見她長得白淨粉嫩,微翹的秀鼻上面,水靈靈的大眼睛眨巴眨巴著,一笑頰邊兩個小梨渦若隱若現。鐘二奶奶覺得這孩子長得靈秀可愛,舉止不卑不亢,很是討人喜歡。一眼就看對了眼緣。
比試結束後,經統計,鐘明婧得了魁首,共搶對了四條成語對聯。妙如憑一條,排在了優勝榜的末尾。把自己得來的獎品——芙蓉糕,分給妹妹嬋如一半後,她就被鐘二奶奶叫了過去。
問起家中的情況,謝氏這才知道,還有位靠科舉,名揚大楚的年輕才子,也是夫家同族的兄弟。不禁對跟亡夫有相似出身的鐘澄一家,起了惺惺相惜的親近之感。尤其是對妙如這小丫頭,尤有好感,跟女兒一般親切。想不到她小小年紀,不僅聰慧過人,還懂得謙遜禮讓,照顧妹妹,進退有度。望著她的眼裡,又多了幾分嘉許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