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帝就很不解,那孩子不是很顧惜自己麼?怎麼會穿了耳洞?也罷了,誰叫他不是個按常理行事的。可是,為什麼會戴那麼廉價的耳璫呢?越看越別扭,活像一粒鳥糞屙到了頭回來,公子緣一向行蹤不定,基本上,好事沒他份兒,壞事跑不了他。這會兒突然出現在這裡,這事兒,不耐琢磨,越尋思越蹊蹺、越邪門兒。難道、他又要製造什麼傷天害理豬嫌狗不愛的大事件?……
景明帝大睜了眼睛盯住他,像是要把他看穿。
感應到他灼灼的注視,左良緣微微掉頭,摺扇半遮面,淡煙疏眉挑了挑,居然沖著那九五之尊丟擲一個千嬌百媚令人骨軟筋酥的媚眼兒來!
景明一個哆嗦,手肘打了個偏偏,那下巴就差點磕到幾案上。
侍女們忍俊不禁,或捂嘴、或捧腹,憋笑憋得那叫一個辛苦。
調戲君主成功的左良緣便有些沾沾自喜,含苞帶笑地朝著眾侍女拋灑著盈盈秋波。
一廂鐵蹄錚錚,一廂尤紅殢翠,直看得內侍們搖頭不已:沒見過這樣的君王,一點煞威都沒有,連長輩的架子都紮不起。還有那公子緣,就知道凡是有他的地方,準沒啥好事兒!左相何其古板因循的一個人,咋就養了這麼一個怪胎呢?
“公子緣。”無風無浪無情無意的一聲,似俯瞰之際的大塊盡攬、乾坤握固,有著刺破蒼穹穿透靈魂的犀明銳利。
左良緣一個激靈,手中的扇子差點飛到一名侍女的面門上。
變臉只在須臾。
左良緣雙手握扇,面容端肅,真叫人懷疑此時的他跟剛剛還在和君王眉來眼去的那痞子究竟是不是一個人?
“回閣老,緣在聽呢。剛剛諸位談的是步兵相抗、騎兵相抗的優劣。步兵對抗騎兵,難點就是把握時機,方陣組成時間的把握,木樁的位置及輕步兵上前安置的時間等等。騎兵對騎兵,是拼消耗,拼人力。除非裝備、甲冑、人數有很大優勢,不然就算能贏傷亡也會很大。相比之下,弓弩、床弩、投石機、陷馬坑、絆馬索,才是打擊騎兵的利器,但在數量的要求卻很高。……”
澹臺清寂接著他的話,目視沙盤,淡然道:“騎兵有兩個巨大的優勢:其一,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量向敵人沖鋒;其二,可以機動靈活地從側翼迂迴包抄敵人,且最短。自古以來,騎兵多以快捷、善於遠襲和包抄的輕騎兵為主,所以,大鷹的騎兵以輕騎兵為主,那部分重灌騎兵只用於陣地進攻。以往都是由長矛兵和弩兵配合對抗騎兵。為抵禦騎兵沖擊,在陣前面還會臨時把戰車連起來作為第一道防線。長槍兵排成一字陣,把長槍插在地上。弓箭手在後齊射,如果被包圍則可組成圓圈。因此,盾牌的利用非常重要。但問題是,長槍兵並不方便攜帶盾牌。步兵如果想追擊騎兵,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把騎兵的馬捅死。……
如果騎兵的規模不大,小陣式可以利用陷坑、絆索、短刺樁、弩箭,大陣靠城防和山寨。竊以為,對付騎兵的最好方法是城牆。……”
“據說,綏寧帝為訓練這支騎兵,可謂煞費苦心。”一名武將接著說道,“他們在馬背上長大,從小的玩具就是弓箭。由於在嚴寒和艱苦的環境中長大,都具有極為堅韌耐勞的性格,對身外之物幾乎從不講求,爬冰臥雪在其視為常事。遠距離跋涉更是從小的習慣。因此,減輕了大鷹軍隊的後勤負擔。……
綏寧帝放手讓士兵可以任意屠殺的政策,在心理上刺激了騎兵的好戰情緒和原始勇氣,使其成為極其勇敢野蠻的戰士。肆意的掠奪則部分解決了大鷹軍隊後勤的供應問題。……
至於他們所使用的武器,非常的多樣和實用,一般配備是組合弓、強弩,外加馬刀。組合弓是利用角質和木材外纏繞牛筋所制,滿開的話需要至少一石之力!射出的箭能輕易的穿透一頭壯牛,而且,他們還慣於在箭尖上塗上毒藥,幾乎見血封喉。……
大鷹騎兵的腰帶都是二十一尺長,騎馬時用腰帶纏住整個腰和腹部。目的是減少騎馬對內髒的顛簸,可以有效避免長時間的奔跑所可能造成的嘔吐或差氣。……”
“所以,”澹臺清寂又道,“通常情況下,騎兵根本不會和步兵拉開陣勢決戰。它也會利用其高機動性,從四面八方襲擊步兵。無論組建再多的步戰兵團,縱使人數再佔優勢,有再好的戰術,一旦被敵軍的精騎撕破防線,往往兵敗如山倒。即使步兵有可靠陣地依託,可以擊退騎兵,也很難擴大戰果,充其量不過十自保而已。”
殿內霎時陷入了死寂。
“這樣也不成,那樣也不成,難不成、只有坐以待斃?”有大臣開始悲觀。
澹臺清寂手持竹枝在沙盤上指指點點,道:“騎兵雖強,並不是不可戰勝的。至少,騎兵在巷戰中並沒有優勢。野戰中,步兵可以車戰的方式對付騎兵。將大車團團圍住,車頭向內。外面用拒馬、蒺藜,車內用強弓硬弩伺候。如無車,則多挖壕溝,防備沖突。並以盾牌在外防護。如敵騎沖突,以強弓硬弩應之,至前,則以大槍迎擊。大槍制式兩種,一種長一丈八尺,數人持之,槍後著地,迎接其馬。一種長一丈八寸,力士持之,以補長者之缺漏。另有步兵持槍七尺,亂槍攢刺。後面刀牌兵,來往接應。野戰常法,不過如此。要害在於陣型不亂,拒敵在陣外。……”
此言一出,四下裡私語竊竊,剛剛還在失望的一些人不禁面露喜色,頻頻點頭,連聲道:“此法甚妙!閣老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