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不是正與那邊打仗嗎?怎的還派使臣過去?”許姨娘疑惑道。
“聽說是北域的單於駕崩了,便是如今打得正是慘烈之時北域想要議和,方派了使臣先去看看,這一仗打了兩年,如今我方佔了上風,議和也非不可。聖上寬仁,也不願戰亂延續。”大老爺嘆道。
許姨娘絞了巾帕給大老爺淨臉,“為何不讓他們遣使臣來?反倒要咱們的人去?”
大老爺接過,“未知其是否真心議和,那些韃子怎麼夠格進京。只是如今戰局未穩,沈大人這一去卻也危險。也不知要何時才能回來。八公子退親一事,我自會料理,你不必擔心,日後我定會為八哥兒尋門好親。”想起四姑娘的親事,他嘆了口氣,出了那樣的事,老太太那樣安排也是極為妥當,若是他做主,卻是想要送她去當尼姑的。
———————————
張思喬由穿了喜衣的喜娘與幾個嬤嬤引了進主院入了主屋,堂上裝飾一新,府中處處張燈結彩。
其他族親也到了府裡來湊熱鬧。女客都聚在了主院。
淩芷與眾姐妹看著新郎官進門給女家長輩行了大禮,老太太三老爺三太太對他說了日後夫妻和睦一類的訓詞後,此時順著府上老嬤嬤的指點正一一與府中族中親人見禮喊人認親。
淩芷看了看一旁的六姑娘,她正留心地看著新郎官所要注意的禮節。
張思喬身穿大紅袍服,全身上下洋溢著喜氣,今日是他的大好日子,他的臉上似是染上了陽光般,此時正笑得合不攏嘴。
待到喜娘與老嬤嬤引著他到眾姑娘跟前時,各位姑娘正襟危坐,目光低垂,全都不敢直視,淩芷偷偷地往八姑娘那望去,好吧,這些小姑娘害羞得臉都紅了。
今日新郎官不必給小姨子們見禮卻得請眾小姨子吃茶。
三個老嬤嬤引著他到六姑娘跟前,對著他道,“這是六姑娘,新姑爺今日得喊聲六小姨子。”
就見他單手接過身邊嬤嬤手中的託盤略彎了彎腰道,“六小姨子。”
能被姐夫妹夫敬稱一聲小姨子也就只有迎親的這一刻,往後見了都是姐姐妹妹地喊,所以也有那刁鑽古怪的姑娘刻意起鬨要新郎官多喊幾聲才肯給見禮放他走的。
六姑娘按著昨日府上嬤嬤教的那般,並未接過茶,而是在左邊第一盞茶那倒蓋著的茶蓋上放了個紅封,表示已經領受。
接著三個老嬤嬤又引著他給淩芷敬茶,“這是七小姨子。”
“七小姨子。”張思喬依舊單手託著託盤道。
淩芷聽了等他把姨子剛說完,一個裝著戒指的紅封便已放在倒蓋著的茶蓋上了。
淩芷想的是昨日那些嬤嬤已是隱晦地提過莫要為難新郎官,既是不能逗他玩,那便讓這走過場的禮快些過了吧,她也好去後頭看新嫁娘。看看二姑娘的妝上得如何,是好看還是不好看,二姑娘那樣算的上美貌的人新娘妝容一扮應是十分好看吧。
沒想到她的爽快利落倒是引得張思喬抬眼多看了她一眼,害得淩芷被看得莫名其妙。
“姑娘們既是領了茶便到後頭去吧,二姑娘正等著姐妹們呢。”因辦喜事,僕婦們說話也像是有用不盡的底氣般顯得洪亮又好聽。
喜炮依舊在前院與府門前交換地點著,人人身上的喜氣都清晰可見。
一眾姑娘被認了親後便都去了二姑娘的院子裡鬧喜。
與四姑娘出嫁時的悽迷不同,這院子裡處處掛上了紅燈籠,結上了紅彩綢,盡透著一派喜慶。
眾姐妹邊進屋邊喊,“二姐姐,我們鬧喜來了。”幾人話音未落,便見原本揹著她們的二姑娘轉過了身來。
“二姐姐真是好看極了。”十二姑娘大氣也不敢出地贊道。
淩芷也是看得移不開眼,實在是太美了。
仙女下凡也不過如此。
二姑娘見眾人看她看得眼都直了眼,倒是去了平日的高傲與得意,嬌羞地低了頭,新郎官已是到了府上,她剛剛心頭也是慌得緊,既是期盼又是有些沒底。
此時被眾人一鬧,心裡也去了不安,只剩羞澀。
“吉時到。”隨著喜娘這一聲喊,眾兄弟姐妹關了院門與新郎官討了大紅封,才開了院門將二姑娘引了出門,由大公子背了起來,二公子與其他幾位公子跟在後頭,一路送到了府上大開的中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