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對於老東甌市的居民來說,十裡亭路相當於服裝集散市場,20年前,這條路從南往北走到頭,幾乎全都是賣衣服和鞋子的。一直到97年後,地方政府開始搞舊城改造,這裡的面貌才開始發生巨變。先是蓋起了一片標準化的現代小區,緊接著就是十八中從大老遠的近郊之地搬遷過來。
從2000年起,十裡亭路這一片的服裝店慢慢開始向別處轉移,從路的兩端開始,慢慢向著中心蠶食。到了03年,十裡亭路的服裝店數量,和最顛峰時期相比,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而這三分之一的服裝店,好死不死就聚集到學校附近。開了十幾年服裝店的小老闆們,很多人已經轉不過彎來,彷彿這世界上除了賣衣服這一件事,就沒有別的活可幹了。
老頑固們的固執心理,幾乎徹底浪費了此處龐大的學生市場。
學校周邊100米之內,只有寥寥2家文具店,以及一家麵包店,學生們平時想買點小零食,都得走出幾百米才能買得到。
所以在肖俞宇看來,他絕對、百分之百、馬上就應該要發財了。
週六下午兩點整,當整條馬路處在一種午睡未醒的狀態中時,一陣刺耳的鞭炮聲,戳破了週末的寧靜。鞭炮足足響了三五分鐘,等到最後一個炮仗捐軀,肖俞宇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滿面紅光地揭下了掛在店門上方那塊牌匾上的大紅布,空氣中濃濃的火藥味,讓他亢奮得簡直停不下來。從今天起,他就是老闆了。
店門外站著一大票人,笑容燦爛地給肖俞宇鼓掌慶祝。
絕大多數是肖俞宇的小學和初中同學,還有一少部分,是他家個別閑著沒事來湊熱鬧的親戚。
剛才開車送肖俞宇過來的他的媽媽,此時也站在人群中,樣子看起來比兒子還激動。
事實上要不是肖俞宇他爸攔著,肖俞宇他媽是很想邀請幾個肖俞宇他爸的朋友也過來坐坐的。
“肖俞宇,以後發了財可別忘了我們這些同學!”
“厲害啊,這就當老闆了,我們還連自己都養不活呢!”
聽著同學們的吹捧,肖俞宇已經禁不住有點發飄,他連忙讓店裡的幾個服務員,把屋裡的折疊桌椅全都搬出來,全都擺到店門前的人行道上,然後大手一揮,高聲宣佈道:“大家先少吃點嘗嘗味道,晚上我們去酒店再慶祝!”
眾人高聲說好。
肖俞宇媽媽眼泛淚光地轉頭對肖俞宇爸道:“你看咱們兒子,多能幹!”
肖俞宇他爸呵呵一笑,心說能幹個屁——除了這家店面是肖俞宇自己談下來的,後面的裝修、招人,甚至連烤串該賣些什麼,哪一件不是他這個當爹的在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