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秦風週一下午出攤的時候,幹了一件冒險的事情——他把推車停在鬼屋前,進屋轉了大概5分鐘,而幸運的是,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推車既沒有被偷,推車上的食材也沒有發生任何減少,等他從屋裡出來,十八中後巷依然是那副沒人走動的鳥不拉屎的模樣。
按照秦風原先的計劃和計算,開店起碼要等到7月份,因為從成本上來考慮,弄走這堆廢墟起碼要1萬塊,房子的重新裝修再便宜也得1萬,另外購置冰櫃、冰箱之類的物件,少說也是1萬起步,再加上其他零零總總的花費,沒有4到5萬打底,這個店根本別想開張。
由於前期投入如此巨大,秦風並不是沒想過到別的地方開店,比方說東門街老巷。
但問題的關鍵是,他現在幾乎已經把生意的根紮在了十八中後巷,不管是學生還是晚上宵夜時間的食客,他們全都認準了十八中後巷這個招牌。所以無論是從品牌效應考慮,還是在後續成本——零店租這方面考慮,把店面選在鬼屋這裡,又是必然的選擇。
在4月份之前,秦風卡裡的錢大概是1萬6稍微出頭,而以每天的流水情況來看,秦風認定接下來的每個月,月收入過萬應該不成問題,但即便以這樣迅猛的盈利速率,想湊齊5萬的開店成本,他至少也要奮鬥到6月份結束。
最初的時候,為了能趕上7月份的暑假黃金時期,秦風所預期的裝修工作,最晚得在6月份月初就開始啟動,至於廢墟的清理,則要等到7月初資金到位再進行。
不過現在,由於秦建業介入了秦風的官司,這就讓這個計劃有了提前實施的物質基礎。
而且樂觀地想,提前的時間或許還不止一個月。
秦風看完屋子出來,內心很是蕩漾。
鬼屋的面積不算小,三間連成一間,互相之間有房門打通。
屋子從左往右,最左邊的那間,是個直通的二進房,總共兩個房間,面積均等,加起來差不多有40平方;中間的屋子,是個二層小樓,也就是秦風和蘇糖雨夜被困的那間,樓上樓下同樣算兩個房間,也是差不多20平米的小間;至於右邊的,則要稍大一些,差不多有60平方,房屋形狀是個側放的“”形,把左邊和中間的兩間屋子半包圍起來。所以從整體上看,三間屋子就連成了一塊規規整整的長方形,總建築面積應該有140平方。
對於一間燒烤店來說,這屋子算是足夠足夠足夠大了。
秦風把推車推到巷子口停下來後,見暫時沒什麼生意,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紙筆,坐在小馬紮上畫起了裝修的大致草圖。
首先是樓上唯一的那個小房間,秦風打算拿來當休息室。開店之後,他必須長期住在這裡,不然以十八中後巷的混亂,屋子裡的東西很可能會被偷得幹幹淨淨。
接著是二層小樓的樓下,作為整間屋子的正中心,這裡自然而然就是店面,烤串灶臺、存放成品食材的冰箱,還有放飲料的立櫃,全都得擺在這裡。
再接著是準備食材的後廚,秦風將其設定在了左側屋子的裡面,然後封掉這間屋子和右側屋子的通道。等開店之後,這個後廚不僅會成為他早上幹活的主要工作場所,與此同時,這裡還是秦風的私人廚房。平時自己做飯就用這裡的鍋碗瓢盆,和外面做生意用的灶臺,完全一碼歸一碼。
至於左側前面的那個房間,則可以用來停放推車。
在秦風的計劃中,即便開店了,他依然不打算停止擺攤。
要知道,店鋪和推車針對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消費群體。
具體來講,學生們通常都是小額消費,而且隨機性比較大,如果秦風停止推車生意,那麼很多潛在的客人,就會因為需要多走上一段百米長的路而直接放棄消費。秦風每天因此損失掉的出貨量,估計會在150到200串左右,這差不多就是每天70元左右的利潤,一個月下來,便少賺至少2000元。
而宵夜的客人就不一樣,真正想吃宵夜的人,根本不在乎多走上100米,相反的,由於店鋪的存在,前來吃宵夜的客人反而更能有一種安心感,即便下雨了,他們也不用擔心秦風不出攤,甚至到了過年的時候,他們都有可能懷著“老闆或許沒停業”的心思過來瞧一瞧。
規劃完畢中間和左邊的屋子,剩下來右邊的那間,自然就是接待客人的餐廳了。
為了最佳化客人的用餐體驗,秦風將右邊的屋子稍微改造一下,他劃出一點小區域,專門用來做公用的衛生間。
塗塗畫畫了十來分鐘,秦風基本上就把裝修的大概方向給敲定下來。
這時候,差不多也就到了放學的時間。
秦風遠遠看到幾個熊孩子狂奔而來,果斷將紙筆一收,剛把小馬紮放回車裡,才站起身,三個熊孩子已經沖到跟前,連聲狂呼道:“薯條!”、“我也是!”、“我也要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