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皇後更是嘖嘖稱奇:“有人嚼糊糊給他吃,他才活下來,這算吃的百家飯吧。”
孩子小的時候,有些人家很講究百衲衣或者百家飯,認為這樣得到百家祝福,長壽而無病無災。
江皇後把荷包看得更重視,期盼分點兒福氣給元承設。
元承設不是很放心上官太後,問起來時,太監回他:“二位娘娘和命婦們在說佛法。”元承設釋然,女人都喜歡這個。
使臣們一早覲見,上午西寧王府說話最久,下午西寧王府的命婦說話最久,東海王處使臣大佔便宜,準備好的話可以不說。
京裡對他們的到來熱烈歡迎,晚宴,由太後和皇後賜下。用過,叩謝出宮。
上官太後回宮去,回憶使臣說的話,情不自禁的把荷包取出來看了又看。
越看,感覺上越有什麼在跳動。
取出繡花用的金剪刀,上官太後獨自在床帳內把荷包剪開。她的直覺強烈引導之下,荷包布展開來,最後變成一個巴掌大小的孩子肚兜。
正是太子離京時穿在身上,太後親手所繡。
“天吶,”
太後驚喜中驚呼。
如果說上官太後本著對弟弟的信任,他說太子在西寧王府,也就一直這麼認為。至少在潛意識裡告訴自己,太子還在,這是支援太後活下去的動力。
此時事實在眼前,上官太後目瞪口呆後,感激泣零。
她急急的檢查肚兜,很幹淨。戰亂中只憑想象就可能出現的汙漬點滴沒有,這是太子貼身的東西,說明太子讓照顧的很好。
不由得,想到命婦所說,嚼東西給太子吃的人。上官太後跪伏在床上,無聲的謝了又謝。
西寧王府真忠臣也,這是幹冒大險把太子的東西送回來,告訴自己太子很好很好。
上官太後回想到下午的一幕。
兩個荷包一左一右,命婦捧起一個笑道:“聽聞太後娘娘愛花,這個呈給太後娘娘。”
江皇後親手接過,上官太後知道她有檢查之意。
另一個繡滿福字,江皇後現在正需要,命婦說為皇帝皇後祈福,江皇後欣然半天。
太子肚兜,就這樣順利到太後手上。
太後撫摸舊物,彷彿嗅到太子身上的乳香,想著誰是那嚼東西撫養太子的人呢?
她曾隱隱的憂患,認為數月的太子不可能在關外存活,現在得到明確答案。
有人取牛奶給他喝,還知道怎麼喂他。
看到半夜,太後取針線把荷包重新縫起。還怕元承設看出來,打算找到相似的布料,重新縫一個以備需要。
近天明時縫好,太後在晨光中安然睡去,唇角邊掛著從沒有過的舒暢。
……
朗朗的讀書聲,在楚芊眠不遠處傳來。
稷哥總想和姐姐在一起,楚雲期為人性格也喜歡闊朗。家裡有開啟的三間房,姐弟各佔一邊。
稷哥、鐵標、花小五在一側念書,楚芊眠在另一側看往來公文,制定明年的策略。
四周歲的太子功課不重,鐵標比太子大,書唸的不應該一樣,但陪太子最重要,陪念會兒,另外再念自己的功課。
“下課嘍。”
太傅笑著說過,稷哥、鐵標、花小五歡呼聲起。
“姐姐,”稷哥跑來,楚芊眠把剛才倒好,不冷不熱的水喂他喝,又拿一塊點心給他。
一寸方圓的點心,只給一塊。稷哥吃過,就嚷道:“出門去,買菜去。”
花小五從不知臉紅為何物:“掛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