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王心頭剛寒,前隊又喧鬧,一面大旗展開,“西寧王”大字奪目於天地。
西寧王手持鐵槍,威風凜凜,槍尖指向異邦人,長笑道:“益王,你我聯手,果然無敵。”
他說的是異邦話。
白羌部落人狠瞪益王一眼,就在益王張口要解釋之時,手起數刀,把身邊益王的兵馬斬翻在地,白羌部落奪路而逃。
益王魂飛魄散,顧不上多想,情勢轉變,三面受敵又失去盟友,他也奪路而逃。
西寧王招招手,都不用派兵追殺,只用一百來個大嗓門的人大吼:“放下兵器,投降不殺。”
就有大批落後的兵馬下馬投降。
都看得到,西寧王的人馬多出數倍。
西寧王從容和外甥女兒會合:“芊眠,你近來好不好?”
王爺沒有廝殺盔甲一新,在稷哥心裡又是一回好舅舅。稷哥問候他:“舅舅,你好不好?”
西寧王大喜過望,太子還記得自己。和以前一樣回話:“不敢當,稷哥,你長高了。”
情不自禁接過太子到懷裡,稷哥用腦袋在他懷裡拱拱,看上去是個疼愛舅舅的好外甥。
……。
京都。
元承設登上京門,對益王封地眺望。最新的訊息,益王把所有兵馬調到與西寧王交界處,看樣子準備為世子打大仗。
大殿下可就高興了,高興到他親自到城頭觀望不可能看到的地方。用這個舉動,掩飾他往南下的官道張望。
好似他順便的看看南下的官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人快馬來報:“呂家又送糧食來了。”
大殿下等的就是這一齣子,再次流下激動的淚水:“快請。”同時想西寧王還算忠心。
雖然最新的線報,說楚姑娘的軍中有上官夫人和上官公子的身影,但西寧王牽制益王,讓京都容易得糧,這是不爭的事實。
他想到西寧王、東海王上奏摺,將派人往京中叩見。雖二位王爺不來,讓大殿下狐疑心起。
但看在又一批糧食份上,讓他們來吧。
呂家再次成為大殿下的貴賓,本著上回對他們的瞭解,大殿下主動的提出,由他們在京裡隨意收賬。
京亂前欠呂家鋪子的賬目,呂家可不會忘記,甚至京裡鋪面沒了,也算得出來。
第一個去的,毫不客氣魯王府。
------題外話------
早上趕文什麼都忘記。
求!
票!
票!
企鵝站妹子也給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