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知沉思:“加上襄陽不過七個。”
“什麼?”官員們嚇一跳,楚雲豐罵道:“襄陽大城的官員也不識趣嗎?文官是太傅門生,我的師兄。武將是國舅所安。這般不懂事,走,咱們罵他去!”
剛回來的楚雲豐忘記他腿不快,朱思明把他攔下來。
上官知招呼大家蹲下來,泥地上勾勒出圖:“看,這是楚姑娘所在地,這裡是平城、山縣、丹城,換個方向是南陽、唐城,襄陽在這裡,”
數一數:“如果一舉拿下,應該出動的城鎮至少在十三個。”
大家駭然,一舉?
施央最能明白上官公子心思,解釋道:“楚姑娘名氣要越大越好,經過一處,要讓一處的人知道她重農耕,守田園,恢複秩序。”
十三個?
官員們琢磨起來。
楚雲豐忘記腿痛,道:“三個城,我去,我認得他們,沒有威壓的還有恩情,我讓他們出兵。”
一愣:“出兵是相助芊眠吧?”
上官知笑如春風:“能說動出兵的,不殺!不能說動出兵的,激他出兵打劫,殺!”
“哦哦哦,明白了。”韓正乾第一個樂了,手指叉中地圖上也是三個城:“這三個我去,三城官員都不認得我,憑我三寸不爛之舌,是縮頭烏龜也說服出兵。”
“呵呵,送人上黃泉路我也會。”朱思明惡狠狠:“這些油鹽不進的,說不動,這樣對待再好不過。”
上官知微微一笑:“大人此言差矣,還能解救的,蘇秦張儀到來也不會出兵。義勇當頭的,出兵也只會相助。不想露面的,棍打也不會出來。”
他手指點中兩個城,目視施央:“這一個我去。”施央會意:“我陪公子。”
讓跟的人站崗,各自黑甜一覺,第二天一早分別,各赴行程。
“屠行夫可能會在。”上官知和施央道。
施央眼睛一亮,手按在弓箭上:“這是益王聯絡各處的得力人物,他躲的嚴實,幾回咱們沒找到機會殺他,這一回說不定是個機會。”
疾馳一整天,晚上來到一座城池。亂世中,城門緊閉,城頭守軍虎視。上官知風帽遮面:“緊急軍報,要見大人。”
訊息傳進去時,衙門中燈火通明中,呈扇形坐著的幾個官員舉棋不定。
“西寧王的人馬,不可能濫殺官員。”
“當下是怎麼對付這叫楚姑娘的匪首,她來勢洶洶,四方難民都投奔她,她的聲望已追得上益王。”
“是指益王大敗的名聲?”
“不是,一個小小的女子,能和益王大敗前的聲望相提並論,各位,咱們若不聯手,下一個破城的就是咱們。”
聽到軍報,著火般的讓上官知進去。
施央揹著弓箭,在廳下等候。上官知走上廳去侃侃說起來,施央暗翹大拇指,公子膽子真大,他還真不怕有官員認出來。
“……就是這樣,如今楚姑娘又得一城,分發糧食正在春耕,大人們發兵攻打正是時候。如果不然的話,她春耕充足,秋收指日可待。召集的難民越來越多,到那時候再壓她來不及。”
六個官員神色不同,不肯先說話。
上官知再追問,露出苦苦:“可憐我家大人死的好慘,為一幫難民就殺官員嗎?”
裝著拭淚的衣袖底下,盯著他們。
第一個官員皺眉:“春耕是好事。”
第二個悍然反駁:“殺官死罪。”
“收容難民可以抵消。”第三個道。
“亂了秩序是大罪。”第四個不答應。
第五個、第六個說完,也是各自心思,上官知暗暗記下。本打算再說幾句,有人高聲通報:“屠大人到!”
施內心頭怦然亂跳,屠行夫雖不認得他,卻認得公子。早把站崗士兵記在心裡,再記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