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在氣頭上,就差派幾個人來宰他。求和一直不成,侮辱一直沒停。楚雲期再次負氣,不向岳父低頭。
鐵氏先和母親通訊,再與父親講和。嫁妝是後面送來。
眼看著局面不錯,楚芊眠出生。老王妃覺得和解有望,先對老王道:“你不喜歡女婿,難道把孫女兒也一起耽誤?接來那孩子吧,由我撫養。”
對老王說話,只能這麼著說。
老王覺得有理,他沒教好女兒,孫女兒身份有虧。不能眼看著孫女兒再嫁布衣,他覺得死了都不閉眼。
老王妃給鐵氏去信,喜滋滋的說了這事。翁婿關系,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不見面的一團糊塗,再次破裂如冰。
楚雲期去信質問老王,不要女婿,哪來的孫女。沒有身份的孫女,送上門只好受氣。
鐵氏也不答應。
翁婿關系沒有和解,丈夫上門呆不住,留下女兒夫妻返家,豈不是父女母女分離。
本想著芊眠大幾歲,帶她走外家。鐵氏嚇得不敢走了。
……
楚雲豐又嘆:“這麼說,老王和弟妹,十幾年沒有見面。”
“是啊。”楚雲期還是苦笑:“我負夫人良多。”
聽完了,大家拿不出主意來。一位逛個江南就丟女兒,十幾年父女不能相見,放在誰身上,誰不生氣?
嫁的吧,就當時來說還不好。
另一位專心練武呢,讓人侮辱到老家。妻子雖好,岳父不認。這放在誰身上,誰不窩火?
只能說著:“尋機相勸,總要和解才行。”
楚雲期不抱指望,心底呢,也一直心存指望。這指望從哪裡來,他卻不知道了。
……
呂勝天天問樊華和小郡主:“幾時回家,你們倆個幾時回家,送完你們,我還有正事呢!”
芊眠妹妹還沒有找到,卻帶著這兩個累贅。張村姑大腳能騎馬,能吃苦耐勞,也比這兩個強。
樊華和小郡主頭搖得撥浪鼓般:“不回去,”小郡主放聲先哭:“你不能丟下我,你帶著我出來的。”
樊華後面“吧嗒吧嗒”掉眼淚:“你丟下我們,我們會死的。”
一行人住在關外接待過路客商的客棧裡,自從來到這裡,衣食並無憂愁。
呂勝太能幹了,樊華和小郡主所以不肯放開他。
他家有商隊不稀奇,他懂得多這就稀罕了。回到關城外,附近一代,就是客棧。和掌櫃的聊幾句,呂家小掌櫃就攀上關系。衣服上揪個珠子,都不用換銀子,直接就當食宿費用。
兩個累贅,打算繼續跟著他。
------題外話------
總算把楚爸楚媽的事情說完了。
錯字再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