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起來,拍拍手上的灰。“行了,都別傻站著,趕緊幹活。這幾天多掙點,到時候進貨手頭也寬裕些。”
趙大剛和李娟看著老孃轉身就去招呼新進來的顧客,心裡頭那個滋味啊,五味雜陳。
害怕是害怕,可老孃那股誰也擋不住的勁兒,加上前面幾次神準的“預言”,又讓他們覺得,沒準……這次老孃又是對的。
李娟扯了扯趙大剛沾著油汙的工裝袖子,壓低嗓門兒,眼睛瞪得溜圓。“大剛,咱媽這是……真要上天啊?”
趙大剛重重吐出一口濁氣,抬手抹了把腦門上的汗珠子,一臉的心有餘悸。“呼——誰知道呢!”
“就這勁頭……咱家這回,怕是真要玩兒命搞把大的了!”
趙淑芬已經笑臉迎上顧客:“同志,修啥?放心,咱這兒手藝保準,價格也公道!”
顧客遞過來一個掉了漆的收音機,一邊好奇地四下打量,一邊瞅著這位精神頭十足的老太太。
“聽說你們這兒前兩天讓工商查了?沒事兒吧?”顧客也就是隨口一問。
趙淑芬接過收音機,手指麻利地擰著旋鈕,嘴上樂呵呵地回應:“嗨,小誤會,早沒事了!現在國家政策好,鼓勵咱們個體戶嘛,憑本事吃飯,光明正大!工商同志還誇咱是響應號召的榜樣呢!”她聲音不低,外面路過的人也能聽見幾句。
顧客一聽,立馬放心了,臉上也多了幾分信任:“哦,那好那好!我就說嘛,你們手藝這麼好,掙的是辛苦錢,哪能是那啥投機倒把!”
趙淑芬心裡樂開了花,瞧瞧,這危機變廣告,效果槓槓的。“您擎好吧,保證修得跟新的一樣,明兒個您過來拿就成。”趙淑芬三下五除二診斷完,報了價。
送走顧客,趙淑芬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水,眼神更亮了。
門面、錢、貨源……一步都不能錯。
她可不只想當個小富即安的萬元戶,這改革開放的浪潮來了,她得帶著全家都衝到浪尖上去!
“大剛!”她突然喊了一聲。
“哎,媽?”趙大剛正擰螺絲呢,嚇一跳。
“明天去家屬院門口貼個紅紙告示,就說咱鋪子要擴大經營,招幾個學徒工,手腳麻利的優先,管吃住,工錢面談!”
第二天一早,家屬院大門口那張紅紙告示,像一塊石頭砸進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了層層漣漪。
“哎喲,老趙家要招工了?”
“不是吧?他們那小鋪子還招人?”
“聽說是生意好得不得了,一天掙老多錢!”
“哼,啥掙得多,我看就是瞎折騰,早晚得出事!”
各種議論、猜測、嘲諷聲此起彼伏。
老鄰居王大媽路過,看到告示,撇撇嘴,不屑地哼了一聲,快步走了。
但也有不少年輕人的眼睛亮了。
廠裡效益不好,正式工名額少,在家待業又沒啥出路,老趙家這電器鋪子,聽說真能掙錢,而且學門手藝總不是壞事。
告示貼出去沒多久,就有人小心翼翼地過來詢問。
趙大剛按照母親的吩咐,熱情地介紹情況,並約好時間讓趙淑芬親自面試。
面試那天,小小的鋪子裡擠滿了人。
趙淑芬坐在小板凳上,一個個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