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同志,你們工商所是幹啥的?是服務經濟建設的,還是專門給想搞活經濟的老百姓設絆子?”趙淑芬這話問得直接,像錐子似的扎過去,一點面子沒給。
高個子工商同志的臉繃不住了,有點僵。
他幹這行,碰上的個體戶,哪個不是嚇得跟鵪鶉似的,點頭哈腰求放過?
眼前這位,嘿,不光不怕,還反過來質問他們了,話頭還這麼大。
“老太太,你、你這可不能瞎說!”矮個子同志急了,手指差點戳到趙淑芬臉上,“我們是按規矩辦事!”
“按規矩?行,那咱就掰扯掰扯規矩,講講政策。”
趙淑芬往前站了一步,眼睛亮得嚇人,“上頭領導怎麼講的?要把經濟搞活,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鼓勵搞多種經營。我們家開這個體戶,修電器,憑手藝掙錢,方便街坊四鄰,還帶動了消費,這不就是跟著國家走,給社會出力嗎?”
她緩了口氣,聲音更響亮:“要是這樣幹都算‘投機倒把’,那是不是所有開飯館的、擺攤賣菜的、跑運輸的,有一個算一個,全得抓起來?那以後誰給大家夥兒服務?誰來讓市場活起來?這不是明擺著跟國家的大方向對著幹嗎?”
這話可真重。
趙淑芬一句句砸出來,自帶一股子硬氣。
她可不是白活兩輩子的人,個體經濟怎麼起來的,那些關於“投機倒把”的爭論和政策風向,她心裡跟明鏡似的。
她太清楚了,這年頭,啥帽子都能戴,“反對改革”這頂,誰戴誰死。
高個子同志腦門上,汗珠子密密麻麻地冒出來了。
他來之前真沒把這當回事,不就是廠裡遞了個舉報信,說趙家倒騰零件,賺黑心錢嘛。
他原想著,就是來溜達一圈,把人叫回去問話,敲打敲打,說不定還能弄點好處。
哪知道碰上這麼個硬茬老太太。被她這麼一通上綱上線,他心裡也直打鼓。
萬一,這老太太說的是實情,他們這行為真被定性成阻礙改革,那樂子可就大了。
“這個……舉報信上說你們倒賣零件,價格還高,這總得查清楚吧?”高個子還想把話題往回收。
“查!必須查!”趙淑芬答應得那叫一個乾脆,“我們進貨有地方,票據都在,零件啥價,參考市場來的,牆上寫得明明白白。你們隨便查票據,隨便問顧客,看看我們是坑了誰還是騙了誰!”
她手一指鋪子外面,那些剛才被嚇跑的顧客,這會兒又湊在門口看熱鬧了。
“大媽說得沒錯!趙師傅修東西厚道!”
“可不是嘛,比廠裡那維修點好太多了,人客氣,價錢也實在!”
“上次我家那收音機,廠裡都說沒救了,趙師傅三兩下就弄好了!”
幾個看熱鬧的忍不住替趙家說話。
趙淑芬立馬接上:“老百姓心裡有桿秤。我們是給老百姓辦事的,老百姓說好,那才是真的好。反倒是那個舉報我們的人,安的什麼心?是不是自己沒那本事,看別人掙錢眼紅,才用這種下作的法子?他們是不是就想把個體經濟這剛發芽的小苗給踩死?”
這話裡話外,直接把舉報的人打成了“保守派”,是改革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