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弼派了好些騎手往李重玄方向探,焦急地在帳房內踱步,隨後按耐不住走到望臺上,並叫來行軍總管何振,要他再去督促全軍打起精神來,千萬不要收拾營帳。
在望臺上駐足半個時辰,終於等回一個探子說,敵軍距離約三十里。過了大概半個時辰,又跑上一名探子說敵軍距離越十五里。
“這麼快?”孫子弼剛示意部下擊鼓以叫全軍後撤,又急匆匆跑上一名探子說,“高臺堡出兵往營內襲來。
孫子弼不屑一笑,叫人吩咐豹騎都指揮使去抗擊,其餘人繼續後撤。
李重玄所率領的中騎都最先到達高臺堡下,見王光煥已擊入敵中,自己也讓邵關軍右騎都前去援助。隨後叫上中騎都跟上自己,直入信軍大營。
在快要接近時,有人回報李重玄,孫子弼正在撤退。李重玄顧不上許多,立馬要往前追去。而龔耀急忙上前阻攔道:“孫子弼如此帶兵有方的人,怎麼會要等到離得這麼近了才撤?我不信他一直不知道我們行蹤。”
李重玄恍然大悟,立刻下令往高臺堡方向先攻去。
王光煥見邵關軍的旗幟飄揚而來,便下令高臺堡守軍繼續進攻。可此時孫家軍豹騎都卻突然後撤,王光煥也見邵關軍右騎都前往追擊。右騎都指揮使見馬力不足,難以追上,便想要回撤,可孫家軍豹騎都指揮使親領五十騎直衝邵關軍陣前挑釁。右騎都指揮使一聲令下又奮力追擊,此時已有手下建議右騎都指揮使應回防高臺堡,不宜再進攻,便下令停下。而那豹騎都指揮使又率幾十騎返回,一箭射倒了右騎都指揮使身旁的一團尉。右騎都指揮使怒了,下令全都將士無論如何都要追殺其至死。
李重玄見形勢不對,連派十數人到右騎都去讓其停下追擊,即刻返回。而右騎都直直往雞鳴山方向而去,派出的探子也無人返回。
“這可是去送死啊!”李重玄情急之下下令,“中騎都分兩路向兩側往雞鳴山夾擊,玄合都為中軍正面跟上。”
李重玄還派騎手緊急傳令回隴州府請勤裕調軍支援。
雞鳴山南北長五十九里,其中間凹陷,可使人登上,而兩邊則險峻綿長。孫子弼率軍駐守于山下,待李重玄騎兵逐步接近,全軍就逐步上山。
李重玄希望能趁孫子弼還未至山底時而以騎兵衝破之,但以目前來看,孫子弼大軍已列好陣,恭候自己的到來。
李重玄又示意擊鼓傳令中騎都先停下,隨後一右騎都的騎兵奔至李重玄跟前來說,右騎都被合圍了。轉頭一想,李重玄下令中騎都往邵關軍方向先攻去。
孫子弼見邵關軍已亂作一團,便叫豹騎都回撤,不必過多糾纏。
信軍的鼓聲比李重玄要快得多,豹騎都指揮使立馬帶領全軍回撤到雞鳴山。李重玄見狀,直知道不得不和孫子弼打一場了。面對信軍多一倍的兵力,李重玄決定在雞鳴山對面六里處列陣,待援軍趕到時再做打算。
而孫子弼不打算給此機會,他以人數優勢和李重玄軍連續奔襲疲勞之際,令全軍直攻入李重玄。
李重玄見眾將士早已氣喘不止,連續奔走而撲了一場空,面對對面敵軍衝來所揚起的塵土,李重玄低下頭,再抬起時,眼神盡是殺氣。他讓龔耀先率中騎都左右兩廂騎兵迎擊,自己則領後廂騎兵從左側翼包抄。留玄合都為中軍緩慢向前推進。
大地的振動如同自己迅速跳動的心臟,李重玄率領的一千天武軍騎兵,都是千里挑一的好手,只要自己下令,刀山火海都能去走一遭。他所直面的是孫家軍的豹騎都,也是重甲騎兵。在李重玄看來,這真是一場硬仗。
一剎那,兩軍接壤,一時間,撞擊的聲音不斷,血與肉,鋼與鐵。誰是誰已經不重要,巨大的疼痛暫時也不會湧上心頭,在你殆盡最後絲氣力之前。眾人廝殺到一塊,也有不少人已被奔襲的馬蹄踩得粉碎。這樣的場景,李重玄從小見到大,如此只會讓他越戰越勇。
在亂軍之中,他一眼能望見豹騎都指揮使的帶有兩塊護胸鏡的烏錘甲。他再次架起長槊,向他直衝而去。豹騎都指揮使見狀也氣勢洶湧地襲來。
李重玄抓緊長槊一擊刺穿他的盾牌,把他挑下,自己也被他一同帶下馬來。兩人急忙站起身,李重玄原本亮著銀光的鱗甲如今也塗上一抹黃泥。李重玄拔出腰間的刀,散發幽紫色亮光,由黑石鋼鍛造的橫刀,曾是隴定郡王睿校傳於他祖上,而現由他接手。此刀隨幾百年前神族們降臨而來,世間並無多少。其刃削鐵如泥,任何普通的甲冑都難以抵住一擊。
此刀一出,竟唬住了豹騎都指揮使,但也只是一會兒,他便掏出杖錘,拍打著自己的胸鏡,隨後猛地向李重玄衝來。
李重玄撿起地上殘缺的實心木盾抗住一擊,盾牌便碎成好幾塊,隨後又躲過緊接著地一擊。見李重玄又躲過,豹騎都指揮使怒吼一聲,開始用盡氣力連續揮舞杖錘。
李重玄沒想再躲,扎穩腳步,橫劈一刀,那杖錘連同豹騎都指揮使的手臂都斷成兩節,其錘頭隨著慣性砸到十步外。李重玄緊接又是一刀從上往下,從他的頭頂一路劈到腰間,豹騎都指揮使裂成兩半倒地。
李重玄大叫豹騎都長官已死!但周圍皆是廝殺聲,刀戈拼撞聲,眾人吼叫之聲,沒人在意他說的,李重玄便繼續往前拼殺。
騎兵相撞後,所有騎兵都變成了步兵。李重玄向前連斬三人,皆成兩半,竟嚇住了周圍孫家軍的豹騎。他又用力揮舞,劈掉一人的腦袋,又砍掉一人的右腿。所有人都肉眼可見的力竭,但還在軟綿綿的出拳,刺矛,揮刀。
直到信軍退兵的鼓聲響起,直到雞鳴山上的指示旗揮動。所有人都靜默住,不一會兒,大批信軍邊跑邊卸起甲來。所有人長舒了一口氣,儘管灰塵撲撲,也貪婪地呼吸著。
(金峰縣):
昨日晚,封明先便收到孫子弼來信,說這兩日內便引出李重玄決戰,讓封明先繼續牽制金峰縣,若能一舉攻破便是最好。封明先擔心孫子弼已得知戰敗訊息,但目前看來此件事已不值得擔憂,至少自己主力尚存,仍有時機攻回。
為了防止金峰縣繼續拖延時間,封明先決定留下一萬繼續佯攻金峰縣,其餘人渡江繞道猴坡山直至隴州府。封明先召集將領商討此事,行軍總管葉臨建議道:“應先待攻下金峰縣東門石頭城再進軍,可彰顯軍威,也不至於使金峰縣起疑心。”
“就算起疑心又奈何?”陳策說,“金峰縣城內就算有援軍,守備也不足,留一萬人已足夠牽制,況且他們連守城都艱難,還指望出兵襲擾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