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南歸是個外人,怎會知道,定不會是他。
雁翎身子坐起,宋姑姑給她往身後抵了個綿軟引枕,景南歸肯定不知道,那就是她太想靈華寺的人來接她回家,浮現的幻覺。
大夫出去後,常昱清派人送了飯食進來,午後到現在她都沒吃東西,還真餓了。
窗扉一直未闔,窸窸窣窣地上榻聲無止休,宋流深出屋跟常府四人交代,“殿下無礙,還請常將軍、常小姐好生休息。”
隔著雕花窗畔,雁翎探了半個身子出來,烏發傾瀉一側,宋姑姑問她飯在哪兒吃,她說在軟塌上吃。
因她瞧著窗外這道身影,實在想問個問題,她也不管景南歸在想什麼想得入迷,只管自問,“倘若本公主一睡不醒,景世子是不是很開心吶。”
其實她明白,明白景南歸為北殤王土著想,不過在她看來,就是變相催命。
但她也不會替他感到惋惜,惋惜她能醒來沒遂他的心願。
畢竟在這裡,除了她自己,無人會替她難過。
何況就算她不被景南歸帶回,也會自己醒來的,畢竟她沒受傷,不會失血過多死去。
她雙肘撐在窗坎兒上,“我不會如你所願的,我的命我自己說了算。”說完,她一個利落回身,坐在榻上小幾旁用膳。
景南歸始終不語,只一味地抬眸順著清淺掛落望著繁星,今夜空中星星格外亮眼,卻無一顆朝他爍光。
“景哥哥,你看,夜空最亮的那顆星星。”一個中秋佳夜,小唯挨著他坐在芳菲宮後院的那棵菩提樹幹上,手指著月色旁的星星,“小唯偏要做月色姣姣,旁邊那棵耀眼的星芒。”
景南歸理解,明白,亦能懂她的心意。
月亮皎潔,襯地周遭星光微弱,不起眼,就像北殤於大周朝,是不起眼的存在,小唯卻想北殤能如明月當空下的亮眼星星,讓世人皆知世上還有一處安逸地,就是北殤。
小唯的聰穎無人比擬,她真的做到了,可惜樹大招風,早早在世上立世的大周朝,每次帝王過世,總會腥風血雨不斷,誰能登上龍椅,一切都是未知數。
景南歸回來已有幾日,他前前後後反複斟酌,心中敲定一個答案,大周朝的君王是看不慣世上有祥和國存在的,更不希望他們的子民嚮往此地,是以千方百計要踏平北殤,加上北殤周遭諸國常年小戰,才給了大周朝可趁之機。
北殤的公主最是愛民,再者大周朝派文武使者過來,動機不純,加上還是在他領兵出征後,都城兵力薄弱,和親乃最明智之舉,用公主換和平,不費兵卒,護住百姓。
可是,令誰也不曾想到的是,大周朝出爾反爾,和親只是藉口,目的是將他的小唯騙出去殺害,並嫁禍在小唯身上,說成公主禍國,不為民慮,致使北殤將士主心骨殘噬,北殤滅亡。
這樣的解釋,說得通,景南歸看著茫茫夜空,無盡頭無休止,只要天還在,世間爭執永無止境。
哪怕當今世間真的不似原來爭執,大周朝也沒此等惡意,也不能掉以輕心。
每一寸有人之地,就會有嫌隙。
景南歸既有幸來此,便不會愧對上天讓他過來一趟,北殤的公主他勢必會教好,而後與世長辭的。
不為別的,就為北殤千千萬萬個百姓;為這個和他記憶裡有著相同相貌的人;為他上輩子是個將軍,是個知道什麼才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他也會如此做的。
身側女子話聲清脆,他聽到了。
怕死之人怕死再正常不過,他很清楚,小唯只是不信任他,才會如此想他,不然她就會像先王先王後待她那般,願意去做這件讓她下意識怕死之事。
還有今日他貿貿然帶小唯過去,釀成眼下禍事,也是他自作主張的。
月色流淌在他一襲綠衣上,顯春如水,側身輕倚,綠葉婆娑,景南歸順手將撐開窗扉的閂子高抬,窗扇高敞,他視線落在那抹亮眼鞓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