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條在熱油的燒炸下,漸漸漂浮起來,油脂從肉裡溢位來,慢慢融進熱油裡。肉條上包裹著的麵糊變得焦黃時,酥脆的肉香濃鬱霸道地冒出來,一股一股往外沖。
圍在鍋灶邊上的孩子們吸著氣,恨不能把臉湊到鍋裡。
當肉的酥香飄出油鍋,飄到壩壩裡時,坐在壩壩裡的食客們紛紛轉過視線,望向鍋灶那邊。
“這是在做啥,咋這麼香?”
“炸小酥肉呢,嘶……真香!”
“啥時候才能開席啊!”
客人們捂著肚子,被香味香得發暈。
有小孩流著口水問:“姐姐,還要多久才能吃飯呀?”
袁如珠將炸好的小酥肉撈出來,“快了,別著急。”
撈出來的小酥肉放在篩子裡瀝油,微微卷曲的小酥肉一條一條地堆積著,堆積成一座座小金山,金亮金亮的,泛著瑩潤的光。
像是刷了一層流金,光華外露,光是看著,就只讓人口舌生涎。
孩子們都快被饞哭了,不停地問什麼時候才能開席。老劉妻子見狀,舀出一碗小酥肉,打算先給孩子們嘗嘗。
孩子們開心地手舞足蹈。
“謝謝嬸嬸!”
“謝謝嬸嬸!”
孩子們爭先恐後地伸手去拿碗裡的小酥肉。不顧燙,急不可耐地塞進嘴裡。
咔擦咔擦咬開小酥肉,外表炸得焦脆的麵糊酥香佔滿口腔。
脆脆的麵糊嚼著嚼著,開始拉扯牙齒,焦脆中透出彈牙的口感。下一秒,麵糊覆蓋著的肉抵達齒間。
明明外面這麼焦脆,裡面裹著的肉卻軟嫩得不可思議,入口即化般,一不留神細嫩軟滑的肉就消失在喉嚨裡,反應過來時,口中只剩下微微的麻辣味了。
淡淡的辣味在口腔裡縈繞,彷彿是在給口中的美味收尾。收尾卻收不盡,只讓人回味無窮,無限陶醉,想繼續沉浸在這外酥裡嫩、香脆麻辣的美妙滋味裡。
孩子們吃得嗷嗷叫起來,一個個蹦蹦跳跳,“好好吃呀!好好吃呀!”
幾秒鐘,小碗裡的小酥肉便被搶得一幹二淨。
時刻注意著這邊情況的客人們看到這一幕,也蠢蠢欲動,想上前去嘗嘗。
只是主人家特意給小孩子提前吃的小酥肉,沒讓大人們吃,這些大人到底是不好意思去要吃的。
他們只能看著孩子吃,十分羨慕地看著孩子們,恨不得自己能返老還童,也重新變回孩子。
看得到,吃不到,在這種折磨一下,時間過得尤其緩慢。
“怎麼還不開席。”
“這都等多久了。”
“還有半個小時就開席了。”
半個小時,對於饞壞了的客人而言,簡直是度秒如年。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聲裡,壩壩席終於開席!
壩壩席上菜的順序很有講究。一般會先上幾道冷盤,讓人先開個胃,然後才會上雞鴨魚肉這些大菜硬菜,接著上湯,最後上讓客人解膩的清湯。
讓客人解膩的清湯,也叫“下席湯”。意思是喝完湯,就該下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