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 111 章
武惠妃可以說是跟著忠王前後腳到,這全靠李林甫安插的人手,甚至康蘇兒也沒有被落下。不過李隆基並沒有讓忠王夫婦進來,而是安排他們等在外間。
玉環看著進進出出的人,心如止水,早就沒什麼話好講了。
小小一間舞室,竟然一日之間來了這麼多的大人物,簡直是蓬蓽生輝,這還不包括在門外蹲守,生怕她出事的盧梔,以及看熱鬧不嫌事大,又對音娘耿耿於懷的逍遙客。
至於陳舟,是被惠妃帶進來的,說要稟明聖上給宮中淨化驅邪祟。
好在音娘和韋青兒這兩尊大神不在,否則局面好不好看她不知道,李隆基的臉色一定更差上十倍!
畫卷與圖冊都被李彭年小心地收了起來,鎖在特製的盒子裡。臨時搬來的案臺上堆放著許多字畫,其中一幅被開啟。這些應該就是廢太子李瑛府中搜出來的東西。
“彭卿,你來看,玉娘也來。”李隆基還是沒把她忘記,她也只好頂著所有人複雜的眼神上前行禮,然後看向案上的單幅畫卷。
不論是筆觸還是技法,都無疑是先帝李旦的親筆,而畫上的內容,正是他們剛才一起品鑒過的飛天玄女舞原稿中缺失的那張。
見他們二人點頭,李隆基又叫了惠妃,讓後者坐在自己身邊,一起欣賞由“玄真道人”所作的《玄女反彈琵琶圖》。
“這個琵琶不是……”惠妃睜大了眼睛,看看李隆基又看看玉環,甚至略一張望,便看到了躺在另一張案幾上的鳳引琵琶。
李隆基攬著武仙真,笑容中帶有一些不易察覺的尷尬,想要彌補一般快速接話道:“對,正是愛妃你從前那把五絃相思木雙鳳琵琶,就是‘鳳引’,你常彈給我聽,對嗎?”
這樣仔細又認真的描述,讓武惠妃很高興,也許是想到了從前二人琴瑟和鳴的時光,臉上都透著粉,靠在李隆基肩頭,聲音都更婉轉動人:“是,原來三郎還記得,你說過最喜歡我彈琵琶的樣子,可惜這些年沒什麼機會,不能給三郎再演奏一曲。”
玉環低著頭,忍得非常辛苦,好懸沒沖李隆基翻兩個大白眼,因此也沒注意到李隆基讓人把忠王和康蘇兒叫進來候著。
她明知道主座上兩個人根本沒把對方當成心尖兒上的那個,還要看著他們互相飆演技而不能點破,心裡有多苦只有她自己明白。
惠妃不說後面那句還好,真想彈琴有的是時間和機會,還不是根本不想再取悅李隆基。
哪個女人在朝堂內外獲得足夠的支援和權力後,還想著曲意逢迎,媚上承寵呢?即使惠妃之前確實愛慘了李隆基,但人家也不是沒腦子的蠢貨,尤其有了武氏一族的支援,和壽王李琩這麼得寵的兒子後,想要更進一步的心遠大於早年想住進李隆基心裡。
何況武惠妃還知道了自己極有可能是某位的替身,再把李隆基當成此生摯愛,也對不起骨子裡流著的武氏的血。
也就是惠妃演技好,還能把李隆基哄得心花怒放,要玉環來,估計都堅持不到今天,不是她死於刺殺失敗,就是老匹夫被她捅個對穿。
也難怪武惠妃能讓李隆基力排眾議,不止一次想要立為皇後,甚至不在意人家姓武!哪怕上輩子是沒能如願,此生在玉環的幹預下,也已經順利享有副後之尊,再有半步便可成為全大唐最尊貴的女人。
當然,不止玉環和武惠妃,殿外幾人也知道她們的目的不止於此,讓李琩登上皇位才是所有人共同的追求。
除了不明所以的李彭年,堅持守著李隆基的高力士,在場的人自然而然分為兩派。
一方擁立忠王李亨,但康蘇兒的心思誰也不好說破,不如說是藉著太子或未來皇帝的身份抬高自己和突厥的地位,畢竟康蘇兒想要的是不靠“唐蘇合思”之名掌控突厥,甚至還要更進一步。
另一方認準壽王李琩,還要把其母推到皇後的位置上,不論這兩個哪個先達成,另一個也就不在話下,可以說除非武惠妃死得早,不然壽王絕對是最能威脅到李亨的那個,皇後之子繼位,不能更名正言順了。
而玉環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讓武惠妃不至於早亡,不至於牽扯進廢太子謀逆的案子中而汙了名譽。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順利,甚至李林甫的到來讓他們對付李亨也更順手了。
李隆基即使知道雙方的爭鬥,也完全想不到玉環和盧梔他們也牽涉其中,但今日他要審的和立儲沒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