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總是這樣,低調蟄伏一段時間後,一出手就是雷霆萬鈞,聲勢驚人。
而這只是開始。
進入6月,林風和風行的買買買模式依然在繼續!
6月5日,風行對外宣佈,與中國最大的民營節目娛樂傳媒公司之一,光線傳媒,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接下來雙方會在電影投資、網際網路影視,節目製作,乃至音樂、遊戲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同時,風行將投資10億人民幣1.28億美元)獲得光線傳媒45的股份,成為光線第二大股東。
6月15日,風行對外公佈,投資1億5000萬人民幣,獲得影視製作公司zj華策影視25的股份,這也預示著風行在內容領域開始深度介入電視劇製作。
這兩筆在文化影視內容方面的投資,涉及目前國內文化傳媒領域對民營公司開放的綜藝節目和電視劇製作,再結合風行旗下的ff影音和土豆網,顯然表現出了風行在文娛內容方面佈局的野心。
…………
一時間,財經媒體、網際網路業內以及國內經濟界一片嘩然。
而全球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們,看到這些風行上市前大肆擴張收購的訊息後,對風行的期待值自然更加高漲……
作為風行並購投資業務的操盤者,趙一華在這段時間裡真的是痛並快樂著!
大老闆的決策一向是天馬行空,從未痕跡可循,他只會佈置下來任務,告訴你標的、可以接受的價格和時間。
但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完成一個收購案從最初的接觸、談判、到最後簽約的過程是何等的難度,這其中的辛苦,真的只有趙一華和他的整個並購團隊才能切身體會……
要知道,並購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從研究準備到方案設計,再到談判簽約,成交到並購後整合,整個過程都是由一系列活動有機結合而成的。正常的流程至少有六個階段:
一、戰略準備階段:戰略準備階段是並購活動的開始,為整個並購活動提供指導。戰略準備階段包括確定並購戰略以及並購目標搜尋。
當然,因為這次的並購目標都是林風直接選定好的,這個階段趙一華和並購團隊算是省略了。
二、方案設計階段:並購的第二階段是方案設計階段,包括盡職調查以及交易結構設計。
這個是細致活,尤其是盡調,對並購目標公司的財務、公司運營和業務現狀的調查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至少2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而且,有的公司現階段並沒有融資的計劃,談判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林風對時間要求又那麼急切,趙一華只好將並購團隊分成了幾個小組,按照行業,幾個專案並行進行,同時聘請了多家財務顧問公司作為輔助。
三、談判簽約階段:並購交易談判的焦點問題是並購的價格和並購條件,包括:並購的總價格、支付方式、支付期限、交易保護、損害賠償、並購後的人事安排、稅負等等。雙方透過談判,就主要方面取得一致意見後,一般會簽訂一份《並購意向書》或稱《備忘錄》)。
其實這個階段才是最費神的,對於價格的談判總是非常敏感,正常的話至少要進行幾輪的來回拉鋸。
好在風行現階段不差錢,林風要的是入股公司,對價錢方面還算大方,所以這一階段省去了大量的時間。
特事特辦,出於公司上市ir的需求,基本上這次的並購專案到了第三個階段,就已經可以對外披露訊息了。
至於之後的並購後的接管、整合和評估階段,就留給相關業務的事業群負責人去自行處理了……後面三個階段分別為:四、並購接管階段;五、並購後整合階段;六、並購後評價階段)
盡管如此,這兩個月的時間,趙一華基本上已經忙得四腳朝天了!
他可能早上還在京城,下午已經到了韓國,晚上又飛往杭州,中間還要飛往美國……
幾乎腳不沾地的在空中飛了兩個月的時間。
林風的要求是這次的並購第一目標是集中在互娛領域,除了已經公佈的遊戲和影視,還有幾個唱片公司的目標和文學網站,不過前面幾個大的專案完成後,剩下的這些case標的都比較小,趙一華交給下面的團隊去跟進。
他現在的任務放在了林風要求的第二大板塊上:網路廣告業務。
廣告是林風確定的風行未來四大收入支柱之一,有了劉勝義的加盟後,目前已經對風行旗下的網路媒體資源進行了整合,網路廣告收入明顯提升,但是林風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廣告方面的資源進來,這個並購任務也交給了趙一華。
趙一華頭都大了,他現在要搞定的第一個case,看起來就像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