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對夢龍的致命一擊,也是林風之所以決定在這個時間點啟動夢龍私有化程序的關鍵一點。
是2006年3月,中國移動在川省建立“無線音樂基地”,並透過建立“中央音樂平臺”和“12530音樂門戶”,自主掌控中國無線音樂市場。
這對於夢龍就造成了兩方面的影響:
一、根據新的規則,所有運營無線音樂p3、鈴聲、彩鈴)的sp公司,都需要重新與中央音樂平臺簽署協議,而不再是之前的每個省份自行接入,尤其是彩鈴業務的運營權和推廣資源也被收到了無線音樂基地。
這樣夢龍之前遍佈全國的辦事處和運營多年的當地省市運營商關系就全部沒有了用武之地。
<101nove.p內容提供商)簽約,逐步迫使sp接入服務提供商)退出無線音樂産業鏈的痕跡,越來越明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均已經和世界上最大4大唱片公司和本土唱片公司簽約,直接購買彩鈴。2006年中國移動還實行彩鈴競價購買機制,直接將sp拋在一邊。
說實話,要不是夢龍的兄弟公司風行,旗下的風華唱片和吾愛音樂網,在國內音樂市場上的巨大影響力,讓移動還是比較謹慎的話,估計夢龍的業績大幅下降就是免不了的了——就像to等其他sp公司一樣。
盡管短時間內,夢龍從業績層面還沒有收到顯著的影響,但這是大勢,林風也無力改變。
他有三種選擇:
一、讓夢龍像前世的靈通、空中、to等sp概念股一樣,股價一路跌到白菜價,然後被動退市。
這樣的話,對於林風在美國資本市場的口碑會是很大的影響,林風不會做這個樣的選擇。
二、為夢龍注入新的業務,比如智慧手機業務,讓夢龍改變sp公司的屬性,變身成為一家新技術公司,但這對於未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夢龍和風行之間的業務合作和利潤輸送中間會存在很大的麻煩。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硬體和軟體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必須是放在一家公司裡,所以林風也不會選。
三、就是在一個合適的價格和時間,將夢龍私有化。
這樣的好處是,對資本市場而言,尤其是最初上市時持有夢龍股份的投資者,還是能有投資收益的。
對林風而言,夢龍這些年收購了不少移動網際網路方面的公司,在人才、技術上都有著成熟的經驗,是未來公司移動網際網路方向的基礎。
夢龍私有化後,將與風行合併,就可以成立一個移動網際網路部門,與智慧手機部門形成軟硬體上的搭配,更快的實現風行推出智慧手機的戰略。
……
林風回到京城後,召集了李東、王浩、李夢媛,進行了兩天的閉門討論。
隨後,做出了最終決定。
啟動夢龍私有化!
李夢媛負責夢龍私有化的具體實施,從制定私有化方案,組建收購聯合體,獲得銀行支援採用槓桿收購的模式),聘請財務顧問、法律顧問等等……
林風、王浩、李東作為大股東和收購方一致行動人,這個時候對手中持有的夢龍股票、期權就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資本運作了。
私有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尤其是夢龍本次的私有化,目的是為了退市後與風行合併,那麼如何設計收購模式,尤其是參與進來的私募基金和其他財團如何配備股份或者給予回報,都需要進行設計和博弈、談判。
林風希望李東和李夢媛能夠在一個月內組建團隊,做出一個可行性的私有化方案來,供他參考。
這樣,他就可以在美國費城的ceo課程期間,和那些同學,包括美國資本市場的機構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形成初步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