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思路漸漸清晰起來。
既然常規的學習方法不行,那就只能另闢蹊徑。
他聯考能拿到725分,尤其是數學理綜滿分,靠的是紮實的基礎和超越這個時代的解題思維。
但在英語和語文上,他的短板也很明顯。
主觀題部分,尤其是作文,他的得分並不算高。
這部分受臨場發揮、心理狀態、甚至閱卷老師主觀印象的影響很大。
有沒有可能,透過某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最佳化自己的“輸出狀態”?
不是提升知識儲備,而是提升知識的“呼叫效率”和“表達精準度”?
好比一臺電腦,硬體(知識儲備)或許短時間難以大幅升級,但透過最佳化軟體(思維狀態、表達能力),或許能讓效能表現提升一個檔次?
他想到了前世接觸過的一些極限訓練方法。
透過特定的身體和精神調控,將人的專注力、記憶力、反應速度在短時間內提升到峰值。
這或許是一條可行的路。
即便聽起來有些玄乎,但在沒有其他更好選擇的情況下,值得一試。
這同樣是一場賭博。
賭這種極限訓練真的有效。
賭那個組織認可這種“非學習”方式帶來的“成績提升”。
公交車在市區一個站點停下。
林辰星下了車。
他沒有立刻去找旅館。
他先去了一家藥店。
買了一些高濃度的維生素片,幾瓶功能飲料,還有一些提神醒腦的藥物。
然後,他又去了一家戶外用品店。
買了一個高質量的隔音耳塞,一個遮光眼罩。
最後,他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巷子裡,找到了一家看起來有些年頭的招待所。
開了最便宜的一個單間。
房間很小,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設施陳舊,但還算乾淨。
關上門,隔絕了外面的喧囂。
林辰星將買來的東西放在桌子上。
他沒有急著開始所謂的“極限訓練”。
他先拿出新的手機,仔細檢查了一遍。
沒有任何多餘的軟體,通訊錄是空的,簡訊也只有那條“友情提示”。
他嘗試關機,可以正常關機。
再開機,依舊是那個簡潔的介面。
他將手機放在桌子上,確保能第一時間看到任何新的資訊。
然後,他坐到床沿,閉上眼睛。
他需要先調整自己的呼吸和心態。
接下來的七天,將是對他意志力和生理極限的殘酷考驗。
他回憶著前世瞭解到的那些訓練方法。
冥想。
快速眼動睡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