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回來了。”荀方道。
畢竟沒有大義名分。
“吳王到哪兒了?”齊帝冷冷道。
“荀卿是盡挑些好聽的話講給我聽吧。人死如燈滅,朕活著,他們一個個都是忠心,但朕若死了,這滿朝文武,怕是不知有幾人會替朕感傷。”齊帝微微搖頭。
但齊帝相信漢王也能給他個“驚喜”。
紀仁在一旁聽得神情微妙,假如齊帝沒有突然醒過來的話,那麼這就是他的備選方案。
王驤在當初西涼事變時,做太子爪牙,肆無忌憚地打壓異己,被齊帝革職,如今他才剛剛“駕崩”,太子不僅要用,還要讓他來掌管天武司,真好啊。
為什麼無數雄才大略的帝王到了晚年會昏庸,會忌憚太子?
說到底,老了,怕了。
漢王比較麻煩,但這些人聯手的話,想來魏王會體面地推辭掉皇位的,不然的話,就要被體面了。
“太子殿下,自從得知陛下駕崩的訊息之後,便悲痛莫名,茶飯不思,但東宮不可亂,故而皇后娘娘下旨,召見了御林軍大統領趙淵,同時起復王驤,由他執掌天武司。”荀方回道。
雖然沒有證據,只是猜測,但荀方可以斷定。
所以紀仁頗為猶豫。
太子的行動,他其實大概可以猜到,但這兩個兒子,他還真有些猜不到。
“王驤?好本事啊,自己躲在東宮裡不出來,用他母親的名義掌管禁軍和天武衛,真是好本事。也是,天武衛效忠天子,如果只是袁家,收服不了王超。”齊帝聽到這裡,目光發寒。
“朕不在的這些日子裡,朝中諸臣如何?朕那幾個皇子又如何?”齊帝問道。
“魏王、漢王近來都常來我府中,願以黃天發誓,此後我荀家歷代為右相,與諸葛家一般,且為世子求婚我荀家女。還有諸葛家也去得極勤,只是因為丞相不在,所以黃夫人多推諉。”荀方回道。
“北城門大軍,好,真不愧是朕的長子。”齊帝怒極而笑道,“老二呢?他呢?都說曹劉,朕這個二兒子想來也不遜色吧。”
“陛下……”
“好,准許親王外出就藩,分裂大齊,真是朕的好兒子啊。”齊帝冷笑道,他對魏王和漢王可以容忍,畢竟他死了,這兩個兒子要是不動一動,那他才要失望,但吳王不一樣,這條命,該收回來了。
而漢王如果要登基,那得把另外那些人都給殺了。
九五之尊,至高無上,說得霸道。
更因為老了,所以哪怕是之前忠心耿耿的臣子也都要想著自己的後路,不聽話了。
“好啊,鎮守妖氣長城的,都敢無詔而回。知道的說是我大齊的國公,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袁家的家奴呢!”齊帝冷笑道,“魏王和漢王呢?他們兩個人這麼出色的,想來也不會沒有動作吧。”
所以很多帝王晚年都要搞出點事情來,告訴大家,他還沒老到不能殺人。
“可,不過陛下受傷太重,短期內不宜與人動手。”張鶴齡道。
不能讓吳王進京,否則的話,大齊天子兩度駕崩,淪為笑柄暫且不談,深究下去,也是一樁皇室醜聞,若是給吳王進京,給大齊百姓知道,於大齊無益。
魏王和漢王沒有大義,那就只能獲得臣子的支援。
“算算日子,應該在今日到長安。”荀方道。
太子是嫡,魏王是長,吳王有假詔書,他的優勢甚至不如安樂王。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天子活著,而且是還能活很久。
因為他在朝中沒什麼根基。
齊帝沒打算讓京城百姓知道這一回事,堵在野外解決,才是正理。
“臣遵旨。”紀仁面帶微笑,有免費的熱鬧看來。
一旁的喬輕音也蠢蠢欲動,她這麼大老遠地從江南跑回京城,為的不就是看這熱鬧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