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右相,名義上和諸葛清嵐平起平坐了,地位尊崇,但本質上,他還是文官第二啊。
所以,晉升前文官第二,晉升後,還是文官第二,這晉不晉升的,有差別嗎?
無非就是多了個名頭罷了。
齊帝又寬慰幾句,荀方方才告退,之後再宣紀仁入內,過了過謝恩的儀式,然後又談了下江南的諸多細節,只是聽到齊帝說讓吳王下交州,紀仁忍不住道:“陛下,您讓吳王下交州,確定不是在給我們增加難度嗎?這不僅要查敵人,還要防範自己人。”
“是讓你有一尊天王可以差遣。若是景謀還在宮中,他在江南的這些勢力會成為阻撓你進一步查探的障礙,但景謀不在宮中了,江南這些人多半會拋棄他,到時候你以為景謀又會不會幫你?仇人固然是可恨的,但叛徒才是最想殺的。”齊帝反問道。
紀仁微微點頭,有道理啊。
“而且,現在是現在,可等你到江南的時候,伱就是景謀他們能回來的唯一希望,到時,在景謀心裡,你會比朕這個父皇更讓他尊敬。”齊帝道。
“陛下,那萬一有變數呢?”紀仁道。
“沒有萬一,朕瞭解這個兒子,就像他的法相孫權一樣,景謀有勾踐之奇,為了大局,他會忍耐的。”齊帝道。
紀仁聞言,卻忍不住看向齊帝道:“陛下這旗子不能亂立啊。”
孫權是有勾踐之奇。
吳王夫差滅越,越王勾踐在吳國為俘,忍辱含垢,回國之後臥薪嚐膽,最終滅吳。
而東吳在攻下荊州之後,劉備舉國來伐,當時孫權整個震驚,萬萬沒想到劉備竟然要掀桌子,當時曹魏又在北方虎視眈眈,要是兩線作戰,東吳耗不起,所以他果斷地給曹魏上書,做了大魏吳王。
東吳上下君臣都覺得受到奇恥大辱,但孫權能忍。
而最後,孫權也的確贏了,成功地拖住了曹魏,得以專心應付劉備,承諾上交的質子,也是壓根兒沒送過去。
所以那一戰後,孫權成功地守住了荊州,只是丟了面子而已,真正實質性的東西一點沒給曹魏,然後曹丕意識到自己被耍了,整個暴怒,在位那幾年,一個勁地打東吳。
所以你說張景謀有勾踐之奇,你是想讓誰被坑啊?
“你非曹丕,斷然無礙。實在不行,你就當沒有他嘛。他被貶,江南的一些士族你查起來不也方便。”齊帝道。
“臣盡力。”紀仁回道,心想倒也如此,若是吳王在,江南那些支援吳王的勢力多半有恃無恐,到時候又是各種鬥法,現在吳王不在了,江南一部分的勢力解決起來,倒是容易些。
交代江南的事情之後,紀仁想了想又道:“陛下,董操交代了嗎?”
知道董操還活著的人寥寥無幾,但他恰好是那少數。
所以當時,紀仁就沒有去看假的董操行刑,而是和喬輕音她們一起郊遊。
“尚未,那賊知曉他必死,嘴硬得很。”齊帝搖頭道。
“如此一來,臣斗膽一試。”紀仁道。
“你來?”齊帝聞言皺了皺眉頭道,“多少酷吏都無法讓他開口,你一少年如何可以?且你出身將門,拜師諸葛家,也不可學這些個手段。”
“陛下放心,臣這個手段不算狠辣,只是騙一騙而已。不過需要明王殿下來配合我一下。”紀仁道。
“騙?”
聽到這個字眼,齊帝眉頭微動,倒是露出幾分好奇之色,也明白為什麼紀仁要找張景壽了,這方面,那小子確實專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