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閑道:“臣妾覺著,這既然是一套瓷器,單獨挑一個字出來解讀,似乎不妥。”
成宗怔住。章令詫異:“一套的?”忙掃了一眼成宗面前的各種杯盤,果然又發現還有兩個看似一樣的,“果然是一套,我怎麼不知道?”
原來數年前成宗命製造局燒了一批瓷器出來,每個瓷器底下都有一個字,用的都是大篆體,分別是:清,慎,勤,忍。
西閑道:“我曾聽家父說起此事,家父曾贊皇上睿智天縱,君子一日才能三省吾身,皇上把這省身之字燒在瓷器上,可見用心良苦。”
“原來……你從林牧野那裡知道的。”成宗若有所思。
這件事當初並沒瞞著人,且又不是壞事,所以朝中大臣多有知道的,只是章令不在京中,所以不知這些小事。
成宗又道:“事情過去這麼久了,難得你還記得。”他的眸色閃爍,突然道:“林妃,你果然是秀外慧中,令人意外,那麼,你可知道這兩個碟子上是什麼字?”
西閑道:“清,慎,勤,忍。皇上單給臣妾看了一個‘慎’,但臣妾想看的,還有‘清’‘勤’兩字。”
成宗猛然挺身:“你說什麼?”
原來,當年成宗讀《三國志》,看到引用《晉書》的一句,——“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
意思是當官長的,應該清廉,謹慎,勤勉,做到這三方面,就能長治久安。
成宗方才單給西閑看那個“慎”字,便是警告她鎮北王做事不慎。
但西閑所說,表明鎮北王清清白白,從來且又勤勉有加……而且她獨獨沒有提那個“忍”字。
這其中,卻有兩層意思。
第一是鎮北王足有前三項的美德,所以如今才“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但另一個意思,只有成宗心中最清楚。
成宗心頭轟然驚動。
因為那個“忍”不在他跟前,而在西苑。
他把那個忍字給了太子趙啟。
本朝已經很少人用大篆,若論起小篆,到底還能認得幾個字,改成大篆,就如同艱深的花紋一樣。
碟子燒成之後,太子不解,請教成宗。
成宗笑道:“太子終究是讀書太少啊。”竟不解釋。
趙啟知道自己的父皇向來愛弄這些不為人知的,也不以為意,只勉強認得這碟子上的字罷了。
但這碟子本是一套,如今單送了一個去西苑,又偏是那個“忍”字,趙啟立刻明白是成宗在警示自己。
西閑道:“《尚書》上說,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一定要盡心忍耐,才能功成,心懷寬容,德行才能宏大。
西閑抬頭直視成宗的雙眼道:“皇上,不知臣妾說的對不對?”
成宗手掩住口,才咳了幾聲,就覺著掌心一股潮熱。
他想不到西閑竟如此聰慧通透。
話說到這裡份上,她當然會發現碟子少了一個,機敏如她,只怕很快就會窺知給西苑暗送訊息一節。
本是想借機嘲諷她的,沒想到反而被狠狠將了一軍,打了臉不說,且偷雞不著蝕把米。
章令不懂兩人在說什麼,只是隱隱察覺到風起雲湧,又看成宗如此,忙上來捶背。
半晌,成宗抬眸望著西閑:“朕本以為,你是賢德之人,卻是想不到,你竟……竟是這樣外柔而內烈,野心勃勃鋒芒畢露之輩!”
西閑低頭,聲音仍是十分柔和寧靜:“臣妾不敢,只是皇上問話,臣妾不得不照實回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