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我也是有一定的把握。才開始設計驗證實驗。”
張知和孫謙一起走進佈置實驗現場,實驗室的後勤人員,他們已經佈置好實驗裝置。
他走進被玻璃鋼隔開實驗場所,看到佈置的實驗現場,和他設計的基本相同。
有些細節,處理的比他想象的還好。
張知指著這個實驗場所,問道:“這個實驗裝置是誰佈置的,非常不錯。”
有個身高2米青年,年紀大約二十五六歲的人走到他面前。
孫謙介紹道:“這是我們物理組最年輕的科學家,方萬裡,他是光物理學的方面的人才。”
張知和方萬裡握了握手,他誇贊道:“萬裡,你非常不錯。你發現這個現象的功勞,公司會記得。
這個技術的權益,一定會有你一份。
你在公司的科研等級,公司也決定給你提了半級。
公司還給你獎勵一份,優秀人才獎的大禮包。”
方萬裡激動的說道:“謝謝張總,謝謝公司的獎勵。”
他是發自內心的感受,不說他自己的待遇提升很多。
就是這個大禮包內,就包括燕京的樓房。這樣他的戶口就可以遷移過來。
張知看向方萬裡,他鼓勵的說道:“光學的應用前景很豐富,比如我們這個能量防護罩。
它就需要有特殊光源,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能。”
來參加‘釒典’元素實驗的科學家們。他們都陸續的到來。
就連化學組的科學家,他們也來這裡瞭解一下情況。
孫謙看到人們基本到場,他對張知說道:“張總,你把自己作出的假設,給我們眾人講一下,讓我們看實驗時有個心裡準備。”
張知伸出兩根手指,他緩緩的說道:“我做出的假設有些簡單,實驗過程也不複雜。
但這兩個假設要是成功,我們基本能確定,能量防護罩産生的原理。”
“第一條假設,能量防護罩的大小和硝酸‘釒典’的大小有關。”
“第二條假設,能量防護罩的形狀。和硝酸‘釒典’的狀態有關。”
張知剛說完這兩條假設,周圍的科學家,就開始議論紛紛。
有的科學家,反對這兩條假設,認為能量防護罩的産生,它不可能這麼簡單。
有的科學家,認為這兩條假設。因為它能簡明地反映出,能量防護罩的産生。
但他們一致的認為,這兩條假設驗證的實驗很簡單。可以很快的得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