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說過,其實我是不太瞭解他的,此話不假,慕容昭一直在做一件有些瘋狂的大事。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座不周山,相傳是人界與天界相連線的地方。
不周山下有個九黎壺,是上古時期蚩尤帝的煉妖壺,可化萬物。
我從前是人,什麼妖界神界不周山都是離我甚遠的事。
我問慕容昭不周山到底是什麼地方?
他說他也沒有去過,但是二十年前,大秦天官申柳公夢遊不周山,醒來後祭姜太公,沿著夢裡的路徑於大荒之中拖回一隻青鼎。
柳公說,那是九黎壺。
看著也就是個平平無奇的鼎,自蚩尤死後也失了神力,但慕容昭向柳公討了去。
他從成為胤都祭司後,就一直想著做這件事,將九黎壺引化成一冊書卷——異妖冊。
他要將屍水河的百餘種妖怪引渡到異妖冊,封印在不周山下。
屍水河存在了近千年,慕容氏與鐘離氏守了千年,胤都的百姓也守了千年,沒人覺得有任何不妥,因為身受桎梏的不是他們。
守護屍水河和胤都是慕容昭的責任,就像他曾經的師父所說,將來就算是死,也註定了
他要死在胤都。
是胤都困住了他。
守屍水河,鎮饕餮鎖,娶鐘離氏公主,人生被釘死,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要擺脫這束縛。
他想山高水遠地走出去,去看看大荒四海的日出日落,看看天際朝雲和彩霞,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多久回就多久回,永遠地走出胤都,恢複自由。
對於異妖冊這種創新想法,胤都王室是拒絕的,畢竟未知因素太多,冊子若是封不住妖怪呢?若是逃出去幾只呢?若是屍水河魂震怒壓不住呢?
每一種未知的風險,他們都不願承擔。
千年以前康回引屍山之水至胤都,隨手之舉,以燭陰之子怨靈祭河,將胤都作為封妖容器,做完這些,神仙就輕飄飄地走了。
後來姜太公封神,帶了一眾新晉神仙也輕飄飄地走了。
他們大概都忘了人間還有一條屍水河吧,又或者如靈寶天尊,隨手建立一個落頭氏,不曾想過後果,又因一句曾許諾不滅,置之不理。
神仙,其實也如這芸芸世間。
什麼眾生皆苦,四大皆空......他們有自己的生存法則。
你若說屍水是康回引來的,康回會說是姜太公讓他幫忙的,姜太公會說我沒讓用燭陰之子祭河呀,少昊說祭河是葆江家人的主意與我無關......然後葆江的家人會說那我們不管,燭陰之子殺了葆江,就得讓他付出代價,祭河是輕的。
至於屍水河,大家異口同聲——不關我的事,我不管。
開玩笑,那麼大一個工程,誰要管,攬上這事就甩不掉了......慕容氏和鐘離氏守得不是挺好嗎,讓他們繼續守著吧。
崩盤?等崩盤再說吧,人間天災是常態,就當沖業績了。
凡人們,不要想著靠天靠地,要做自己的英雄。
然後,神仙都打哈哈睡覺去了。
慕容昭的想法,自然遭到了鐘離氏和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