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的珍園中, 徐明華帶著沈妙貞壓軸出場,徐明華分明只是個如夫人,可在場所有的世家夫人們居然沒有一個敢冷臉相對的, 都是笑語盈盈,甚至隱隱含著示好和巴結。
早幾年, 溫齊尚小的時候, 也不是沒人將溫國公當做目標, 想要把自家女兒嫁給溫國公, 也當一當這國公夫人,然而被溫國公明面上拒了不說,那些對徐明華不敬的、瞧不起的、背後說閑話的, 過不了幾天錦衣衛就會把他們家做過的缺德事呈到先帝的案牘上。
這種招數出的頻繁了, 大家也就知道,這位公爺到底有多護著這位如夫人, 只是因為礙於律法不能明著將這位如夫人扶正,立為正室。
可在他心裡, 這位如夫人就是比原配夫人還要得他的心,畢竟有傳言,說溫國公那位娶進門不到一年就去了的原配,在溫家連祠堂族譜都沒上。
現在溫齊長大了, 世子的地位早就穩了,還進了軍營慢慢積攢軍功, 如今已經是正四品明威將軍。
這些想要巴結溫國公, 跟溫家結親的,也就不再盯著老公爺, 而是將溫齊當做了新的目標。
既然如此, 又怎麼會不對溫齊生母先示好呢。
“月華, 你今兒辦的這個宴真是不錯,這些茶花都是從哪裡弄來的,可都是名品。”
最先打招呼的乃是戶部尚書家的孫夫人,孫老頭是寒門出身,孫夫人自來是跟著徐明華交好。
孫夫人打完招呼,次輔夫人方氏和潞郡王側妃鄭氏沒有她表現得這麼明顯的上趕著,只是對徐明華頷首微笑。
這一回宴會,幾乎西京好些皇親國戚和有頭有臉朝堂上的官員夫人,都到齊了。
就算心裡瞧不起徐明華如夫人的身份,可誰也不想跟溫國公家交好呢,尤其是那些閑散宗室。
這一回來,也是為了刺探刺探,溫家對這個剛找回來的私生女態度如何,若是特別看重和愛護,對這些人來說,就有利用價值。
一看徐明華身邊跟著一個生的如此絕色的女孩兒,還做姑娘家的打扮,頓時就明白,這就是溫家那個流落在外的長女。
今日的宴就是為了這個姑娘辦的。
孫夫人率先表示了不同尋常的熱情,拉著沈妙貞的手,不住的打量,還發出嘖嘖的聲音:“這便是國公爺的女兒嗎?怎麼生的這麼好,像畫裡仙女兒似的。”
“月華,你真是好福氣,平白得了這麼一個傾國傾城的閨女,將來你可有福氣了。”
徐明華順著孫夫人的話說下去:“妙貞這孩子,就是我和國公的女兒,早些年我嫁給國公,就生了她,可惜正遇上百越之亂,這孩子便丟了,如今過了這麼多年才找回來的。”
幾位年長且夫君官職比較大的夫人們,紛紛驚嘆,他們還以為這姑娘是國公跟外頭的不知名女人生的,要不就是外室生的,現在得認祖歸宗,沒想到竟然真是徐明華的親女兒,這裡頭還有這麼一宗典故。
忠郡王王妃最是喜歡看戲,聽聞了這種戰亂中女兒遺失,十七年後又重新相認的戲碼,居然立時便哭了出來。
“真沒想到,月華你居然還曾經歷這麼多苦,現在女兒尋回來了,可真是件大喜事。”
忠郡王王妃對著沈妙貞招了招手,叫她過去,沈妙貞看向徐明華,見她點頭,才款款走過去,對王妃行禮。
王妃的眼睛有點花,離得近了,才看到沈妙貞是一位生的如此絕色的姑娘,頓時便愛的不行。
“好孩子,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多大了?”
“回娘娘的話,我叫妙貞,今年十七了。”
“妙貞,妙貞,真是個好名字,模樣生的也好。”
忠郡王王妃喜歡的拉著她的手不想松開:“月華,這孩子的模樣,真是畫都畫不出來這麼精緻的,竟是把我們家的那些都比下去了,若不是我家那混小子已經有了世子妃,我真恨不得聘回家去,給我做兒媳婦呢。”
忠郡王家的世子妃今日也在場,聽得臉都僵了,盯著沈妙貞眼神都不善了起來。
沈妙貞可是從武安侯府伏低做小做過服侍人的奴婢的,怎麼會察覺不到,更不會順著王妃的杆子爬這麼招搖張揚。
“娘娘說笑了,看在我爹孃的面子上誇誇我罷了,世子妃乃是禦史大夫劉家的女兒,自小飽讀詩書,比我這個野丫頭明白事理的多,跟世子才是天作之合。”
忠郡王世子妃氣順了一些,心道溫國公的這個丫頭倒是知道規矩,雖然有溫家撐著,到底也不像曾經的長樂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