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準備好相關的材料,可以試入關。
給三年的考核期,這三年內享受入關的相關優惠政策,同時在這三年考核期內,和其中成員國就市場開放的領域、時間和程度達成相關共識。
如果三年期到,能夠達到協議中約定的相關條件。
那麼中國就可以正式成為關貿總協定的一員。
李朝陽對於這個協定有些不理解,尤其是約定的相關條件。
這些約定,感覺有些為難人。
因為要求的是三年後的gdp、人均gdp、外彙儲備達到某標準。
一個對眼下的中國,那是一個難以企及的標準。
用田徑場上的話來形容,你還是少年組的短跑選手連個國家級健將的成績都拿不到,非要你去參加奧運會並且跑進決賽。
這不是為難人嘛。
“這結果也不是很美好啊。”
南雁戳了下小秘書的腦袋,“這是曲折的過程。”
慶幸吧,現在美國軍方施壓,傲慢的國會認為即便給你三年時間也完不成這些約定,所以並沒有提出更嚴苛的條件。
已經十分幸運了。
只不過這麼一來,對國內的壓力有點大。
80年國家的gdp是4517.8億元,人均gdp為450元,外彙儲備12億美元。
81年gdp提升了五個點,來到4862.4億元,人均489元,外彙儲備有進步,27億美元。
82年的資料還沒出來,gdp資料不好說,外彙儲備資料還不錯,差不多60億美元。
協定要求,85年中國的gdp達到15000億元,人均gdp資料需要突破一千元,至於外彙儲備則需要達到300億美元。
撇開外彙儲備可能帶來的通貨膨脹不說,但是這倆gdp資料就是存心刁難人。
三年時間,一個翻三倍一個翻倍,這也就意味著未來三年的年增長速度……
李朝陽覺得這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啊,怎麼可能做的到。
“有壓力才有動力嘛,再說了也不見得做不到。”南雁笑了笑。
gdp的提升不算是特別困難的事情,畢竟現在國內工業和農業生産效率都大幅度提升,而且在享受入關相關優惠措施後,能減少諸多關稅成本,對出口是大利好。
只不過外彙儲備……
這麼多,可不見得是好事。
南雁到底不是搞經濟貿易的,她雖然算了一筆賬,但是這筆賬算得不算那麼清楚明白,倒是褚懷良十分興奮的在那裡盤算,“……不管怎麼樣,先把這個拿下再說,有了這通行令,未來三年咱們再跟其他國家多協商,即便是回頭入關不成,能夠達成貿易協議也行。”
他這麼一說,南雁倒是覺得自己狹隘了。
是啊,入關就是一紙命令,有了它就能一路綠燈。
但你不能只依靠這個,還要打理好和其他國家的關系。
即便三年沒這事沒成,那也不要緊。
就看這三年,你是怎麼利用這一紙命令,發揮主觀能動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