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國內光刻機遠遠落後於日本,現在還在使用接近式光刻技術卻能夠達到和日本半導體一般無二的良品率,可以想象晶圓純度的提升有多牛掰。
但只有這個技術還不夠。
畢竟提升晶圓純度的方法是多樣的,說不定哪天日本也掌握了其他方法提高晶圓純度。
到那時候這專利也不再具有獨一無二性。
咋辦呢?
所以提高光刻機的效能是必備選項。
一口吃個大胖子不可能,再說現在的技術也遠遠沒達到二十世紀末的標準。
極紫外光刻技術這個殺手鐧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國內半導體裝置想要發展,也得循序漸進的來。
事實上在七十年代,還是矽谷那邊的半導體廠商在打架,日本半導體産業遠沒有那麼強有力的競爭力。
馬薩諸塞州的perkin eicra0,讓晶片不再那麼貴不可攀。
<101nove.a公司又推出了步進式光刻機ds4800。
從特曼教授寄來的雜志中不難看出,這臺步進式光刻機有著更先進的製程,更高的良品率以及提供更高的晶片效能。
<101nove.a蠶食。
而在亞洲,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這兩個光學行業的佼佼者也才剛剛入局半導體裝置行業。畢竟此時的光刻機技術還沒有那麼精細,光學行業的頂流用一星半點的技術,就足以追趕眼下的光刻機時髦。
一水之隔的中國,想要追上這腳步卻並不輕松。
因為國內並沒有太好的光化學公司。
昔日參與了國內第一臺光刻機研發的上海光學儀器廠,做不出如此高精度的鏡頭。
而這,正是南雁給半導體研究中心的難題。
技術性的難題絕不是一星半點,更何況還有鏡頭這個致命缺陷在。
<101nove.a一家獨大,等著吧,用不了幾年,尼康就能後來居上。”
王主任也不是傻子,明白南雁的言外之意,“鏡頭,gca用的是德國的蔡司鏡頭。”
且不說蔡司鏡頭的競爭力本就不如尼康。
尼康有自家技術支援,什麼最好的鏡頭都可以往光刻機上用,gca成嗎?
現在光刻機對鏡頭要求越來越高。
<101nove.a早晚會把這江山拱手讓出。
美國市場太大了,再者說這本身就是個大熔爐似的國家,也不曾有什麼民族而言。
民族大義不存在,在絕對的利益面前,資本家著眼的只有利益。
<101nove.a的市場是板上釘釘的事。
只是眼下還不知道,尼康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實現最終的霸佔。
“市場變化,可真是……想象不到。”
“不過這也沒什麼用。”
王主任一愣,“什麼意思?”
“尼康就算是再強勢,日後在美國本土追著gca打又如何?美國的航母一開過來,日本立馬投降。”
沒有主權的國家,在過程結束前,一切的結果早已經寫好了。
王主任傻了眼,他怎麼沒有想到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