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被更為堅定者說服,或者吵起來。
很有意思的一次碰撞。
南雁覺得,化肥廠也應該有這樣的辯論會,豐富一下工人們的業餘生活。
不能整天只有工作,他們沒有那麼多資源學不了蘇聯,但在別的方面努努力也不是不行。
南雁回到招待所,打了熱水泡腳,收拾一通正打算睡覺,忽然間有人過來。
看到門外的賀蘭山,她稍有些奇怪,“怎麼了?”
“你要留意保護嗓子。”賀蘭山遞了一包藥片過來,“我父親嗓子不太好,吃這個藥還挺有用的,你試試看。”
南雁有點懵,藥包被塞到她手裡。
賀蘭山走得很快。
南雁拿著那包藥回去,看著微微泛黃的藥片——
賀蘭山沒有要謀害她的理由,對吧?
聞著略有些苦,吃到嘴裡也泛著微微的苦澀。
但效果還真不錯,第二天早晨,南雁沒覺得嗓子有任何的不適。
這藥還真神。
她想要感謝賀蘭山,偏生也沒找到機會。
拿著剩下的藥包回滄城,南雁忙活起了她的又一個大工程,新化肥廠的建設。
新廠區的建設有了原本的經驗打底,在施工方面比她想象的要快得多。
等到五月份的時候,夯實地基,連帶著地下管道的鋪設都過半。
七月份,管道鋪設工作完成,開始地面建築的建設,比原化肥廠佔地面積還要大的新化肥廠,在九月份時,已然完成了新廠房的建設,就等著裝置入駐進行安裝除錯。
而配套的裝置廠房,也都在施工建設中。
季長青覺得這次廠房建設可真快。
過去用了將近三年才完成的工作,現在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
“我看等到明年開春,怕是都能投入生産了。”
南雁笑了起來,“我原本想著六月份能投産就行,看來還能再稍微提前些。”
有經驗就意味著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比如說建設順序,再比如說大化肥裝置運輸安裝事宜。
自然也少不了除錯這一過程。
之前南雁用了好幾個月,這才完成大化肥裝置的除錯,但現在不一樣,在微型計算機加入生産陣營後,只需要操作這些計算機,就可以完成工作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過程的簡化,讓化肥廠的工程師們嘆為觀止。
那笨重的微型計算機,竟然有那麼大的用處?還真看不出來。
但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所需要學習的東西增加了。
需要學習的不止是工程師,還有工人。
盡管化肥廠一直強調輪崗,這些工人們不止熟悉一個崗位的作業操作,但涉及到計算機相關,還得從頭再來。
較之於新招來工人,讓他們直接來操作,當然是這些老手們來這邊忙活,更讓人放心。
當然,也不完全是老手,還有新人進來。
投産多年的化肥廠總算是向外界招人,訊息迅速傳播開來,群眾踴躍報名給自己爭取機會。
自然也不缺乏那些領導幹部的家屬。
作者有話說:
一更啦